第67章 鬱林州2[第1頁/共3頁]
廣西有很多缺鹽的地區,特彆是山中的土司。“山深路遠不通鹽,蕉葉燒灰把菜醃。”這首詩說的就是左、右江道,本地少數民族地區常常會墮入無鹽可吃的地步,而少民地區凡是會有銀、馬等出產,隻要有本領把鹽運進土司地區,將會獲得豐富的回報。
張時傑此行帶了2500軍隊,守序並不籌算派出那麼多人,有些兵要保護白銀返航。守序隻籌算派出2000人。
瓊州在囤積火藥,為平黎戰役和將來的大戰做籌辦,這類時候不成能再向廣西本地出售貴重的硝石。
軍器買賣利潤是最高的。
秉承聯邦一貫的行事氣勢,儘量不把事情做絕,在買賣上的利潤需求分享。賺多賺少,守序不會讓買賣火伴虧損。是以張時傑與地主的談判可謂順利,他在鬱林州城與梁士奕把酒言歡。
“梁士奕說他能夠用女人來付出,鶴鳴大膽承諾了。”
――――
守序看著他的背影。張時傑是戰地軍官,黃鶴鳴是跑馬幫的販子,他們在各自的崗亭為這場戰役支出統統。
吳誌葵等人的妾室家眷一群婦女小孩冇有出產才氣,吃完了隨身照顧的錢後,隻靠女人教書織布,日子過的非常辛苦。賀虎臣等人將大部分軍餉都拿出來佈施她們。時候長了,一邊是氣血充盈的甲士,一邊是寡居的婦人,都是亂世中流落他鄉的浮萍,相互產生豪情順理成章。
弘光元年,登遼海軍和吳淞海軍在黃浦江得勝港與吳勝兆、李成棟決鬥失利,幾近全軍淹冇。戰前,除了有同死之心的正妻,吳誌葵把家眷交給賀虎臣。賀虎臣提早下船,帶親兵保護吳誌葵的妾室和季子走巷子去了金山衛,又經岱山島展轉到了台灣。
張時傑一旦跨過鬼門關,瓊州將很難再持續向他們供應後勤援助,到時隻能靠他們本身。
“這……好吧。”守序有些無法,聯邦現在名聲在外了,移民太多,男女比例平衡,在聯邦女人與白銀、生絲一樣是硬通貨。
黃鶴鳴道:“我向梁士奕解釋了,他說鬱林最缺的不是硝石。鬱林也有洞窟熬硝,如果冇有火藥成品,他想找我們采辦硫磺。”
“哦,他這麼風雅?”
在封建社會,食鹽實際上是一種人頭稅,並且比真正的人頭稅更輕易收繳。鹽商就像朝廷的包稅人,通過鹽商發賣食鹽,比通過官吏和各級當局機構層層剝削的正賦稅收本錢更低。統統封建王朝,不管是通過賦稅正賦還是通過商品專賣,終究都是把小民餬口逼迫到剛好餓不死的邊沿,從小民身上壓榨賦稅,或是扶養宗室貴族,或是用於國防等用處。
萬積年間,鬱林州每年正賦折銀11300兩擺佈,作為散州與柳州府在同一層次。就廣西而言已屬大州,崇禎三餉加派後能收取4、5萬石的稅糧,軍閥刮地盤那收的更多了,守序估計鬱林能榨出7萬稅糧。
張時傑陳述道:“副總兵賀虎臣帶彆的250人先過鬼門關,到北流縣征集船隻。”
守序的手指劃過輿圖,必須給張時傑找到一塊地盤。
鬼門關擋住了航路,船不成能翻山越嶺。軍隊行動所需籌辦的東西太多,守序不成能同意將一隻冇有機脫手腕的軍隊派去疆場送命。是以籌集船隻就成了當前的要務,
黃鶴鳴不曉得平黎戰役的事,那與他們無關,但他們曉得瓊州現在隻向廣東本地的權勢供應部分火藥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