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北宋遼金風雲人物大觀 - 儂智高
翻页 夜间

儂智高[第1頁/共7頁]

蒲月庚申(1052年)六月十五日,儂智高率軍入龔州,知州、殿中丞張序棄城而遁。次日,儂軍進藤州(今廣西藤縣),知州、太子中舍李植逃之夭夭。繼之,儂軍等閒地占據梧州(今廣西梧州),知州、秘書丞江鎡不予抵當,棄州城而逃生。本地有個“棄老婆,儒衣,常持一大翣,行坐獨語”的潘盎,儂智高聞其異,召而問之,皆得惡言以複,儂智高怒而殺之。而自稱“虎翼兵”的謝福被俘後,向城內官兵呼告儂軍將火攻西門,要梧州守城將士備水以待;次日,儂軍“果以硫黃聚草燒西門,賴水毀滅,賊(指儂軍)方解去。”隨後,儂智高踏進廣南東路地界,猛攻封州(今廣東封川),碰到都監陳曄的抵當,封川縣(今廣東封川)縣令還帶鄉兵、弓手迎擊,但儂軍以數百倍的絕對上風,勝利奮進,陳曄敗走,鄉兵敗退,知州曾覲從卒決鬥,不堪,被執,但有的記錄說曹覲不予抵當,改裝民服,藏匿於老百姓家中,儂智高把他搜尋出來後,以為能夠操縱,延坐與食,語之曰:“爾能事我,我以爾為龍圖閣學士。 “從我得美官,以女妻汝,”遭到曹覲的痛罵,儂智高“猶惜不殺,徒置舟中,”盼望他能轉意轉意,然未如願,曹覲絕食兩日,儂智高見其無降意,方纔斬之。有的史籍則說儂軍到後,曹覲“乃換衣遁去,未十餘裡,為賊(指儂軍)所擒。賊首謂曰:‘爾乃好罵我南人作蠻者也,本日猶不拜邪?’曹竟不平,至晚,積薪燔死於江壖。”處決曹覲以後,儂智高持續向康州(今廣東德慶)進軍。此前,知州趙師旦派人刺探軍情,他們還報諸州守將皆棄城流亡的動靜,趙師旦峻厲詰責:“汝亦欲吾走耶”?旋即大加搜刮,“得諜三人,斬以徇。”而此時儂智高已經兵薄城下,趙師旦隻好帶領獨一的三百守兵,開門迎戰,尚頗得力,儂軍損折數十人,戰至入夜,冇法進城,被追略加撤退。趙師旦內心明白,他冇法抵擋儂智高的上萬雄師,便讓其妻照顧州印和兒子外逃躲藏,本身領兵作戰。

次年仲春丙戍(1050年)三月廣南西路鈐轄司請於邕州羅徊峒(今廣西龍州西北)置一寨,作為阻扼儂智高的樊籬,獲得宋廷批準。不久,交趾又出兵攻打儂智高,儂智高寡不敵眾,率部遁伏山林。當廣南西路轉運上報這一環境時,宋朝采納防備辦法,“詔本路嚴備之”。

邕州建國

居邕不久,儂智高即離城辟地,沿著鬱江大肆揮師東下。因為當時“嶺南州縣無備,一旦兵起匆急,不知所為,守將多棄城遁,故智高所向得誌,”很快就占據了廣西東部以及廣東西部的大片地區:皇佑四年蒲月癸醜(1052年)六月八日,儂軍進入邕州下流的橫州(今廣西橫縣)、知州、殿中丞張仲回,監押、東頭供奉官王日用棄城而走。蒲月丙辰(1052年)六月十一日,儂軍進占貴州(今廣西貴縣),知州、秘書丞李琚不戰而逃。

百口遇害

宋仁宗慶曆八年(1048年),儂智高逐步占據、節製了右江地區田州一起的少數民族地區。同年,他以勿惡洞(今廣西靖西東南)為按照地,開端同交趾分裂。交趾命太尉郭盛溢前去征討,兵敗而還。打退郭盛溢的軍事打擊以後,儂智高於宋仁宗皇佑元年玄月乙巳(1049年十月)初次試兵廣南西路重鎮邕州,宋仁宗趙禎詔江南、福建等路以備。是年十仲春甲子(1050年)一月還派高懷政督捕進入邕州的儂智高部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