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烏木瘤疤[第1頁/共2頁]
“先將筍先撕出一點皮,往食指上一纏,三繞兩繞,就成一支脫去外套的苗條嫩白的淨筍。剝滿了一筲箕,燒鍋開水一焯,趕太陽曬出去。竹樹四合的林間,鳥鳴清幽。”
“筍子雖好吃,大多環境下卻處在副角職位,彷彿清爽的小家碧玉,雖居於一隅,安寧沉寂,卻讓你如何也難以健忘。不張揚,是那種淡泊出塵的意境,又略帶多少文人貧寒的氣質。”
“來,嚐嚐我們山裡剛采的竹筍!”
就在籌辦放棄的時候,俄然一絲奇特氣味傳來,吸引他來到不起眼的一處地攤,攤主是其中年男人,一塊紅佈擺在地上,七七八八,甚麼東西都有。
阿峰先容道:“這裡大山不產毛竹,多的是水竹、油竹,另有雅稱湘妃竹的斑竹。前二種竹,筍皆味美,唯殼上充滿麻點的斑竹筍,苗人喊做麻筍或苦筍的,苦不成食。”
淩雨馨平時多素食,最喜好竹筍,接話道:“實在我以為最好吃的是那種青潤的小野竹筍!小野竹葉細枝韌,多長在荒寂無人處,如圩堤、墳灘上,稠濁於野草波折中。”
“下雨的光陰,竹林裡薄霧縹緲,剛破土的筍尖上掛著晶瑩的水珠,清爽非常。這就是雨後春筍,鮮嫩清雅。”
“剝淨栗色厚殼的筍,白中稍透著一層模糊青碧,切成豐富的滾刀塊且焯過水,與肉紅燒,或攜上小排骨並插手臘肉同煮,不必任何調料,肉爛即食,大缽大碗端上桌,滿屋子升逸著饞人的香氣。”
阿峰端來兩大盤乳紅色的竹筍片,笑道:“估計大師有些辣,冇事,竹筍下肚才曉得甚麼叫做鮮!”
“一夜春雨,筍與簷齊,是說春筍興旺向上,長得極快,故春筍必得適時而食。我們山民采春筍,必然挑那些剛鑽出土層筍殼嫩黃的,才特彆好吃。筍的節與節之間越是緊密,則其肉質也就越為嫩滑爽口。”
“采筍時,瞄著五六寸高的新筍,腳稍一踢,啪一聲就齊根脆脆斷,雖是費事,但留下白嫩的一截在土中殊為可惜。”
“咦?這是……”
“我們下到龍池大峽穀的陡坡上看野茶樹,發明你所說的那種小野竹無處不有,隻是在崖溝石罅間更顯富強。東風吹拂,杜鵑花開子規啼,小竹筍從漫山遍野的灌木波折叢中探出頭來,滿眼皆是。”
淩雨馨夾起一小塊,悄悄咬一口,刹時被甘旨征服,忍不住感慨道:“鮮嫩非常,甘旨之極!”
“我尤愛好小竹筍切段同肉絲一起炒鹹菜,如果再裝點些青瑩瑩的蠶豆瓣或是圓潤的豌豆粒,那真是活色生鮮。”
“你啊……”
中年男人昂首看了看聞一鳴,隨口道:“寶貝是寶貝,能夠冇人識貨,現在都玩紫檀黃花梨,誰還記得家有烏木,萬金不換的事理?”
清算完阿峰道:“下午寨子裡有集市,很多人會擺攤出來賣山貨,明天我們已經不能進山,隻能等明天,你們有興趣能夠去轉轉。”
“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
聞一鳴鼻頭大動,麵前脆嫩鮮美的春筍,趁著春雨綿綿的潮濕,破土而出,成為盤中佳菜。因為它屬於春季,聞在鼻頭,儘是春季的滋味。
聞一鳴蹲下身,拿起麵前這塊樹根,上手冰冷沉重,通體烏黑,一種前所未有的氣味傳入鼻頭。
“我們住的那家民宿,白日大人采茶,小孩扳筍,留下一個老阿婆坐在門口的竹椅子上剝筍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