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武俠仙俠 - 穿入全真教 - 第一二四章 枯榮

第一二四章 枯榮[第1頁/共2頁]

“比起受世人敬佩的一代大俠,我還是更情願做個品德修士。竹丈草鞋,葛衣素服,行於名山大川之間,遊離於塵凡凡世以外,觀人間百態,悟道了法,難道人生幸事。”

像道濟那般的佛門奇葩不算,獨一一麵之緣的一心除妖的法海彷彿更算不得。

是日,司空湛終究來到大理城外,立於高處眺望城池,巍峨雄渾,透出一種古樸的氣韻。

臨安城有江南城池的固有特性,勝在精美新奇,但用來作為都城,不免小家子氣,不敷大氣寂靜。論大氣,前朝都城長安城當屬第一,汴京隻堪與大理城高出一些。

天龍寺有冇有枯榮大師,司空湛能夠放下非論,但之前的四絕之一的南帝段智興,現在的南僧一燈,他如何也繞不疇昔。

枯榮大師不但在外上惹人重視,脾氣之上更另司空湛悄悄佩服。

既然追溯到了這裡,趁便向段家扣問一二武者失落的環境,說不定成心想不到的收成。

在外碰到不公不平之事則順手而為,無事則一身輕鬆,且行且安閒,統統順其天然,隨緣便可。他底子從未往行俠仗義方麵想過,當然,做那些事僅僅是他作為一小我的賦性知己,懲惡揚善,有才氣施為何樂而不為。

“就讓貧道做一回隧道的武者吧!”司空湛自失一笑。

或許心性過分符合道派,司空湛向來冇有在乎過他武者的這一重身份。

但他也不會妄自陋劣,他幾年來做的那些事蹟,大俠或許底氣不敷,但一個小俠的讚稱他當之無愧。

這時的四絕可不是二十年後固步自封,俯視群雄,冇有涓滴進取之心的武者,他們被封為四絕可冇幾年,個個都大誌勃勃,被一個年青人超出,豈會等閒善罷乾休,必會更加苦修,找回丟掉的“麵子”。

不管作為一個羽士,還是一個武者,起碼在內心這一關,司空湛本身先過不去。

佛經中言道,東方雙樹⊥,意為常與無常,南邊雙樹意為樂與無樂,西方雙樹意為我與無我,北方雙樹意為淨與無淨。

影象雖在,但實際早就走在了另一條岔道之上,以枯榮大師的資質,司空湛實在不敢等閒斷言枯榮大師現在究竟還存不存在。

城的全部佈局井然有序、持重嚴肅,很有王權的氣勢,都城之勢盛隆。

能獲得大俠的稱呼,在司空湛本身看來,多是沾了全真教諾大名聲的光,比起那些實實在在仗劍江湖,出世入死的大俠,他確是稍顯不敷。

據傳,佛在入滅時,東西南北,各有雙樹,每一麵的兩株樹都是一榮一枯,稱之為四枯四榮。

入得城內,沿著青石板大街,深街幽巷縱橫交叉,全城清一色的清瓦屋麵,鵝卵石堆砌的牆壁,顯現著古城的古樸、新奇。

出場時武功高強,德高望重,掌有六脈神劍經劍譜。獨一不調和的一點就是麵色過分冰冷,冇有普通得道高僧的慈悲臉孔。

而恰好恰是這點,讓司空湛留意此人,武功高強,一臉痛苦之色,或者慈悲馴良之色的高僧大德人間的確多不堪數,不久前金牛寺的那些大師不就是這類人,而神采冰冷的大師,他還是第一次見。

而司空湛的目標地,恰是天龍寺。

對此一番南宋小朝廷的臨時都城臨安城,司空湛頓生感到,二者底子冇法比。

特彆凸起的是,這裡崇佛之風特彆昌隆,梵刹遍及大理國境內,有小寺三乾,大寺八百之稱,此中威名最盛的莫過於有國寺稱呼的天龍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