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第1頁/共3頁]
“自馮保掌司禮監之旨出,我就思忖,不能令其狡計得逞!”高拱道,“內閣上本,明閒事體,政有所歸,以防權閹借批紅之權行私害人!”
“李邦珍的本,先放放。王宗沐的本,批交吏部、戶部議賞。”高拱定奪道,他看了高儀一眼,“南宇,入閣月餘,有何觀感?”
高拱一揚手道:“我不信這個邪!一個寺人宦官,欺君矯詔,舉朝都不能奈之何?照我說的做,這就解纜,至遲明日午前,務必趕回。”
高拱悚然,不悅道:“我可不是劉晦庵!彼時武宗已十有五,李西涯隻是暗通劉瑾取容,如此罷了。目今皇上才十齡,江陵與馮保交通,凡吾一言,當即報保,使從中假旨梗我,而彼袖手旁觀,佯為不知。如此,我尚能夠濟國事哉!”
高拱提筆在落款處先寫上本身的名字,又叮嚀書辦:“請高閣老來。”
高拱沉吟半晌,道:“你稟報江陵,此本是製止寺人乾政的。隻要內裡準了這道奏本,科道已相約具本劾馮保,按此本所奏,內裡隻能批交內閣票擬,屆時內閣擬票逐馮保,宮府為之一清,自可同心合力,持續複興大業!這是為國立一大功。值此關頭時候,望他分清是非,不要犯胡塗,貽笑後代!”
高拱雙手撐著椅子扶手,仰臉看著天花板,似有無窮感慨:“想不到吧?”
“唉——”高拱長歎一聲,“叔大畢竟跟隨我二十餘年,有報國之心,治事之才,非庸碌之輩;也並未公開與我分裂,我不忍他背上勾搭寺人的惡名,若他能幡然悔過,與我輩一道行正法正理,於國於私,都是功德。”
“師相,此時,似不宜冒然對馮保建議反製。”韓楫躲避著高拱的目光,低聲道。
韓楫這才明白高拱決計差他親往的啟事,可他更加犯難了,皺眉道:“師相,門生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高拱沉吟半晌,道:“先皇骸骨未寒,幼主甫登大位,本不該擾攘。但既然馮保阿誰宦官膽小妄為,咄咄逼人,窺視權益,不能不反製了!”
高儀出去,把疏稿看了一遍,道:“堂堂之陣,正正之旗。”
“那是甚麼?”高拱瞥了一眼,並未去接。
高拱神采黯然:“可惜,先皇……他若曉得,必是歡暢。”說罷,向程文、雒遵擺擺手,表示他們退出,又叫著高儀,“南宇,坐。”
高拱歎了口氣:“今新主在幼,而張、馮二人所為如此,誰不為社稷憂?登極詔乃內閣起稿,內裡卻不按所擬,也不與內閣通氣,就公佈中外。如此,我當國,必不能行事,欲就此歸去,則先皇之托在焉,委而不顧不忠;欲依違取容,則更負先皇之托,更不忠!其將如之何?”
韓楫囁嚅道:“門生聞得,向來除君側者,必有內援。大略權璫占有深固,非同類相戕,必難擯除。如憲宗朝汪直,則尚銘擠之;武宗朝劉瑾,則張永殘之。單靠外廷儒臣,甚難與之爭勝負!”
高儀指了指手中的文牘:“另有一本,操江巡撫李邦珍,替安慶知府查誌隆擺脫的。”
韓楫大惑不解:何故送一封公文,非要他堂堂的通政使去?但他未敢問,隻得點頭。
“元翁,已抄清。”書辦稟報導。
“江陵陰狠。”高儀道,“聞先帝駕崩,閣中哭喪,我觀江陵,麵有憂色,揚揚對勁,傳遺旨時,我輩皆駭然相顧,獨江陵喜動色彩,不能自禁,閣中僚吏無不見之。是誠何心?他深結馮保,已牢不成破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