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第2頁/共5頁]
吏目壯著膽量上前,聽呂長史這般如此,如此這般叮嚀一番,先是一驚,旋即用力點了點頭。
灰色的粗布衫裙空蕩蕩掛在身上,腰間繫著一條麻帶,勒出細瘦的線條,更顯得孱羸不堪。
臉半垂著,模糊能看出幾分秀美,卻因塗滿黑灰惹人討厭。頭髮亦是亂糟糟,隻要粗布隨便一裹,非常姿色也隻剩下一分。
楊瓚身兼翰林侍讀和詹事府左諭德,領到的犒賞是雙份。送賞的中官是個生麵孔,倒是滿臉笑容,帶著幾分靠近。
楊瓚早夙起家,換上官服官帽,掛上牙牌,帶上金尺,胡亂花了半碗清粥,便走出府門。
朱厚照高踞龍椅,楊瓚立在丹陛之下,彷彿又回到殿試當日。
一鼎香爐砸在地上,五六個羽士和尚跪在廊下,此中一人額頭染血,已昏倒不醒。
平埋頭神,默唸幾句“淡定”,楊瓚朗聲道:“奉天承運天子,詔曰:天子初嗣大寶,係萬民伏望,以國事為憂,宗社為重……遵大行天子遺詔,頒寬恤諸事。”
朱厚照下輿,沿禦道登丹陛,臨奉天殿寶座。
近中午,鴻臚寺設寶案於奉天殿東,從殿內至承天門,錦衣衛端然肅立,分兩側設雲盤雲蓋,其上色采光鮮,盤龍火珠昭然。
楊瓚立在文官之列,官服外仍罩素服,隨百官一同下拜。
城門大開,下方人頭湧動。
從日早到日中,一等就是兩個時候。始終未聽到錦衣衛的響鞭,更冇見朱厚照露麵。
楊土慎重發起,楊瓚就勢點頭。
“西門?”
劉良女哽咽點頭。
藉此良機,劉良女終究分開柴屋,重新回到西苑。
手捧聖旨,出不得丁點不對。這一腳跌實了,受傷與否兩論,怕又要住進詔獄。
家仆再喚,靠牆角的一個身影才漸漸站起家。
“你可曉得她叫甚麼?”
得快馬飛送動靜,晉王不但把握敵情,連大同、宣府的設防環境也摸得一清二楚。
唸到最後,楊瓚嗓子發乾,麵前模糊有金光閃動。
劉良女點頭。
禮成,朱厚照擺天子儀仗,先至兩宮拜禮,厥後行至華蓋殿,教坊司設韶樂,卻懸而不作,隻鳴鼓聲。
可日防夜防,總有疏漏的時候。
勞累一天,楊瓚早早回房安息。楊土不放心,搬著鋪蓋睡在正廳。見勸說無用,楊瓚隻得叮嚀他多鋪兩層被,免得著涼。
主仆兩人一起脫手,合上箱蓋,掛上銅鎖,滿室珠光寶氣不再,狂跳的心落回遠處,發-熱-的大腦終究沉著下來。
當下,呂長史對勁揮手,吏目倉促分開。
“禮!”
二鼓以後,禮官唱祝。
這日,錦衣衛尚未上門,府內崛起一陣鼓譟。
到底甚麼啟事,總該有個說法。
吏目走近,刹時被一股刺鼻的味道逼退。
青煙嫋嫋盤升,禮官唱聲悠長。
劉良女點頭。
退下城頭時,幾乎絆到石階。被顧卿扶住上臂,方纔站穩。
不提金銀綢緞,僅那座半人高的珊瑚樹,有龍眼大的珍珠,已經是代價連城。八成還是當年三寶寺人下西洋得來,換算成金銀,能裝滿多少隻木箱,楊瓚想都不敢想。
為何死了?
“藩王及鎮守寺人進獻方物擾軍勞民,除舊例外儘數停止。”
縣衙戶籍和路引辦理不嚴,媒婆利字當頭,被人鑽了空子,同晉王府何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