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玄幻奇幻 - 洞玄指略 - 第十五章:答疑略記

第十五章:答疑略記[第1頁/共4頁]

心臟有陰陽二元,陽為心君,陰為心臣,心主神明,因而心臣能夠等列四臟之陽臣;陰心性劣,好墮,易逞威風或弄機巧聰明,人不修德,則為陰心遮陽,亂臣奪君,自發得君;修心當中,保養正陽心,滅除陰邪心,實是滅劣根性罷了。

問:何謂適誌?

莫執迷於修行法,修行法因眾生芥蒂而有,若汝無此病而修此法,則為盲修;比方意守,比方安般,比方存思,比方觀想,若汝身心安止即得安寧,何必修行此法?汝若轉修此等法,則為瞎練。

陽心本靜,性主有為,通達神性,聰明天真,若棄私慾,則三毒滅,陽心孩童,天真自現;陽意有為,通達神明,以神性通達五臟,五臟諸臣,精華不竭,五臣朝心,名為歸元,實是歸合天真神性;陰心奪主,即欲奪神性也,若彼奪神性,則五元皆為之受損毒害,恣情貪嗔癡而無束縛,因而出錯,夭亡而死。

頌:

善惡皆汝身,但有取與行,

何為天德真水,即神明也、亦名元神,乃一元之氣所生第一氣性也,如是名之為天德,真水者,以其能哺育形神故名真水,彷彿一氣而實非一氣,天賦一氣,在人身中,雖百萬分之一,亦足初修矣。

問:但是如果靈魂缺失呢?在靈魂不完整的狀況下又該如何辦?

溫水煮青蛙,溫泉即死泉,

答:學道者,當適誌於人間,若不適其誌,則違修行之願心,恐於妙理不得悟入,至於安隱,亦不得住;是故初學者當常習聖賢文章用以洗心養性,心得純安,能夠煉身。

汝等道性,本自美滿,而汝等心,非是美滿,是故心同道性,修自心合道性,便名修道,汝之道性,豈用修行?但將汝心合道性,便是真修。

ps.追更的童鞋們,免費的讚美票和起點幣另有冇有啊~515紅包榜倒計時了,我來拉個票,求加碼和讚美票,最後衝一把!

心口如一,易知難行。

問:請為我詳解天然之道。

目光須長遠,勿迷於麵前,

自知自心有病,精進取法修行,自愈自病,至於無病,便是美滿,故名心無所求而能精進。

問:敢問如何“安神聚靈魂”?

將善惡為臣,汝心自為君,

善性與惡性,汝賦性而生,

答:佛性便是道性,教家數離心固執深重,德行如何能成?若汝身心純潔,是上善根器,自修自悟,可成此法,若入此法,便越人間修道之法,乃為無師之法;若以人間修道之法,不能測量此無師之法,蓋是以法是諸法之底子,諸法為其所生,孩童不能知大民氣,是故交間修道法,不測無師法。

答:若能誠意靜坐,安止身心,思慮歸靜,安然穩定,當時則神明安閒,神明溫馨而心君明達,意根朗但是照五元,心君居主,四臣得天德真水灌溉,天然歸心,因而五氣歸元,名為安神聚靈魂。

或善或不善,不離汝心本,

答:適其誌也,有誌向於人間某事,即去行,萬事皆能夠從道,處置人間萬事而不忘道,即名道心;遇事即應精進,不當畏縮,若此時不能精學習功,則今後事上貫穿如何更能親長於道,心莫覺得多麼法易為道,應以本身之事而參悟如何能近道;若誌趣欲入人間,則活著間所誌趣處靠近於道,未有離道之事,若心精進,不時到處能夠洗心,能夠涵養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