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把學習做成輕鬆的事 (2)[第1頁/共4頁]
家長要記著的是,這是個遊戲,不是數學課。家長能夠通過“買賣”生長孩子的計算才氣,但不成操之過急。在遊戲中要把孩子的興趣放在首位,學習放在第二位。計算的難度能夠漸漸進步,但不要讓太難的計算滋擾興趣。如果孩子在買賣中頻頻感到計算的困難,他就會有受挫感,就會落空興趣。
我們開端時普通都是玩100元以內的加減法,稍後就給她一些建議,以為某個東西應當很貴,能夠把代價定到三五百元。我印象中圓圓在四歲擺佈時,可默算500以內的加減法,這根基上是通過“做買賣”學來的。
圓圓剛上小學時,教員教他們學拚音,我為了讓她能儘快把握,就對她說,媽媽小時候冇好好學拚音,我的故鄉講方言,教員教我們拚音也不標準。你在黌舍學了拚音,早晨返來教教媽媽行不?我說得很誠心,圓圓一聽很歡暢,說行。然後她就每天把本身學到的東西回家教給我,我也認當真真地聽她給我講,當真地學。
也有那樣的時候,剛開端玩,一筆買賣還冇成交,孩子就因為甚麼啟事俄然不想玩了,這時家長也不要逼迫,隻要孩子表示出不想玩了,就要當即停止,以免廢弛了孩子對遊戲的胃口。如果家長在遊戲中表示得太主動,還輕易讓孩子發覺你的企圖。
“開小賣部”給出的啟迪是:和餬口連絡的學習結果更好,源於餬口的教誨能夠無處不在。
開小賣部的計算難度上升時,過渡應天然,如許會保持孩子的興趣。
比如雪糕本來賣1元一支,我們就建議說,這幾天雪糕漲價了,每支一塊二了,你這裡要不要漲價啊,漲價能夠每支多賺兩毛呢。然後我們給她兩元錢或五元錢,如許她的計算就比較龐大了。
比如偶然候我會從她功課本上找到一個弊端,而這個弊端是因為她在觀點上不太清楚而至,然後我假裝驚奇地說“這道題彷彿做對了,教員如何給打了錯呢?”因而我號召圓圓,看看是她做錯了,還是教員判錯了。在這個過程中,我既要裝胡塗又要指導她往精確的方向思惟,圓圓為了搞清楚是本身錯了還是教員錯了,她也會當真地和我一起來闡發,重新思慮觀點。成果當然證明是她把題做錯了,但她起碼改正了媽媽的“弊端”,這一樣讓她有成績感;同時,之前冇掌控好的觀點也根基上掌控了。
開端時都是她本身訂價,小孩訂價,不管大小都是一個比較整、比較簡樸的數字,比如1元、200元等。她普通不消“1.40元”或“203元”如許的訂價來難堪本身。
做小教員和開小賣部一樣,都是讓孩子在實際中應用知識、學習知識。它們另有一個共同特性,就是讓孩子感覺本身“有權”了,這也是為甚麼如許的遊戲能吸引孩子的一個啟事。以是在這類活動中要讓孩子成為活動的配角和主動者,不要讓他在活動中感受本身被動、受大人教唆。
我清楚地記得圓圓兩歲半時,有一次爸爸從外埠返來,給她買了一組6個娃哈哈乳酸奶。她上午喝了一個後,我把剩下的放起來了。下午她俄然問我:“那5個娃哈哈在哪兒呀?”她竟然曉得另有5個,這令我有些吃驚。當時她還不會做加減法,她這時數的觀點應當就是來源於我常常和她“1、2、3、4……”地數各種東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