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第3頁/共4頁]
世人何嘗不知六皇子的本性,聞聽陳珪所言,愈焦炙了。隻怕六皇子這個辦起差來六親不認的榆木疙瘩死腦筋一去,不但要將兩江一帶折騰小我仰馬翻,太子殿下好不輕易培養的親信門下,必然要折損大半了。
陳珪官職寒微,家世陋劣,此前雖得了太子青睞,有幸入東宮伴駕。可多數是與太子殿下伶仃相見,所言談的也都是些傳聞趣事冇要緊的話。能夠以謀士的身份插手這類規格的密議還是頭一次,這還是陳珪向太子殿下諫言“複式記賬法”和“養廉銀子”以後的功績。
做事勤謹,未雨綢繆。
太子殿下聞聽趙寅的一席話,隻是濃眉舒展,不發一言。
正所謂三人成虎,即便賢人對太子殿下正視有加,信賴非常,目睹這一筆爛賬,也冇法自欺欺人的表示此事與太子並不相乾。
但是這麼簡樸樸實的事理卻有很多人都不懂。起碼河南河北安徽等地的河督大臣們都不懂。直到黃河決口,淹冇了沿河諸州,乃至幾十萬哀鴻流浪失所的凶信傳至都城,連帶著本地禦史彈劾兩江官員勾搭河道總督貪墨二百八十萬兩修河工款的摺子一併送到了賢人的禦案上,賢人龍顏大怒,下旨徹查的時候,這些人才著倉猝慌的各尋門路,各找情麵。以求將此事遮瞞疇昔——
陳珪說到這裡,悄悄看了世人一眼,放低了聲量說道:“些許蠅頭小利就能拉攏奉迎的人。”
此言一出,滿室皆驚。太子目光悚然的看著陳珪,彷彿被人當頭打了一棒似的。
陳珪抬眼瞧了瞧太子與諸位大臣,拱手說道:“敢問太子殿下,此事已然鼓吹的朝野儘知。即便是太子殿下脫手,可有掌控遮瞞的滴水不漏?”
賢人言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又有一句老話兒講千裡仕進隻為財。
世人聽了陳珪這一席話,腦筋倒是愈發胡塗了。石榮忍不住問道:“你是讓太子殿下甚麼都不做?”
太子殿下靜下心來想了想,不得不承認陳珪的觀點很對。即便是他不開口保舉六皇子,隻怕父皇幾相衡量之下,還會任命老六為欽差大臣,措置此事。既然如此,莫如他搶在父皇之前開口,如此一來,既能彰顯他辦事公道,光亮磊落,又能顯出本身的識人之明。隻是……
方纔說話的便是太子的陪讀趙寅,因著賢人那一番態度,他並不附和太子殿下為此事調停諱飾。更恨那些外官魯鈍貪婪,不但不能幫襯太子,為太子分憂,反而捅出這麼大的簍子扳連太子。現現在還妄圖讓太子站出來替他們周旋此事。豈不是叫太子越陷越深?
太子的奶兄石榮見了這般景象,隻得上前一步,口內說道:“趙大人此言甚是。然兩江官員與河道總督皆為太子門下,倘或太子此時袖手旁觀,且不說太子會是以擔個失策之罪,讓滿朝文武覺得太子並無識人之能……隻怕也會冷了底下人的心。”
當官兒不怕貪,但是怕蠢。贓官亦有能臣乾吏,使治下百姓風調雨順,夜不閉戶。但是蠢官兒就關鍵人害己了。更荒誕的是現在有那麼一等笨伯,本身蠢尚且不知,反而要自作聰明扳連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