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四章:以樂教和[第1頁/共2頁]
國旗好辦,用龍旗就是。但國歌和國徽就有點難了,陸承啟想著,既然龍是漢人的圖騰,要不國徽也用龍算了。但轉念一想,龍是皇家的意味,讓百姓亂花,彷彿連廷議那關都過不了。
“妙啊,妙啊!梓童不愧是朕之竇後!”陸承啟先前是想不到,差點想將《義勇軍停止曲》放出去了。幸虧冇有,這《義勇軍停止曲》不太合適這時候的曲風,歌詞也顯得有些淺白了。漢人詩書最講究韻律,想必廷議那一關是不好過的。
周芷若皺眉道:“也不能這般說,還是得防備一下的……”
大順的國號“順”?
厥後“禮崩樂壞”,就是描述西周毀滅,諸侯交戰日漸崩壞而引發的社會次序混亂,垂垂也援引為倫理品德文明的日漸散失致令民氣不古,世風日下的征象。但周朝的禮樂軌製,自此深切民氣。
這就比如儘力一擊,卻打在了棉花上,讓陸承啟極其愁悶。
陸承啟表情極好,把本身的設法說了出來,周芷若聽得兩眼放光:“陛下此舉,當可穩固民氣!”
“陛下隻是一時候冇想到罷了,臣妾不敢居功!”周芷若依偎入陸承啟的度量,柔聲說道,“陛下為國事勞累太過了,便是在養病,也未曾忘了措置國事。就不能好好放下一段時候,涵養涵養身子麼?”
但國徽上麵寫甚麼字呢?
陸承啟想了想也是這個事理,但他不敢放鬆啊。
周朝之以是能傳國八百載,在於政治、社會、經濟、軍事上的首要辦法很多。而對教誨文明乾係密切者,則為製禮,作樂。周公製禮作樂,乃集前聖之大成,其範圍泛及政治、經濟、社會、文明各方麵,諸如冠、婚、喪、祭、鄉射、朝聘之類,其儀文度數之精密周到,實為天下各國所僅見,而其主旨則不過乎調度脾氣,令人日從善而遠罪也。
陸承啟自但是然想到了後代的當代國度意味――國旗、國歌和國徽。
陸承啟天然明白國歌的關頭,也是大感遲疑:“國歌需得雄渾激昂,大氣澎湃,能加強漢人高傲感最好不過了。隻是朕遍觀當今曲目,不過靡靡之音,不堪入耳,如何能成?”
是了,用“漢”字不就行了!
周芷若笑道:“臣妾聽聞,刑部尚書蘇軾詞風向來豪放,陛下何不召見蘇子瞻,前來為國賦詩詞一首?”
“梓童說得是,龍旗、漢徽不過是意味罷了,乃是我漢人脊梁骨,是內裡精力。但外在也是要硬壯纔是,冇有強大的軍隊,如何保護我漢人大好國土?”陸承啟也冇有衝昏了頭,還是分得清主次的。
見陸承啟歡暢到手舞足蹈,周芷若在一旁驚詫地看著,很久才問道:“陛下,你這是……”
不當,不當。冇有萬年的皇朝,隻要萬年的漢人國度。
陸承啟一拍大腿,脫口而出道:“用‘漢’的篆體字,既能表現漢人是中原主導,又能表白漢字是中原文明的核心,一舉兩得啊!”
陸承啟也明白周芷若的意義,就是清者自清。隻要朝廷對峙新政,一向以百姓好處為重的話,明教就不成能生長強大的。
“但願如此吧!”陸承啟感喟了一聲,“朕明日得去垂拱殿了,想必已經堆積了無數奏摺……”
做了這個天子以來,陸承啟垂垂髮明瞭這個期間的漢人,和後代漢人最大的分歧,就是在於家國看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