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生命是一襲華麗的錦袍[第2頁/共3頁]
張愛玲的作品被改編成電影的並很多,比如遠的有《傾城之戀》、《紅玫瑰與白玫瑰》、《半生緣》等等,近的有李安掀起無數話題的《色戒》。數十年來,無數影視圈中的人,總愛把張愛玲拎出來抖一抖、拍一拍,哪怕落下一星半點,那也是沉香屑。實在張愛玲本身也是編劇,也寫腳本——不過仍舊是電影腳本,電視畢竟是這幾十年才作興的產品,移居美國的張愛玲究竟看不看電視呢,竟不得而知。
胡可的石翠芝是很出人料想的一個。或許受電影版《半生緣》影響太深,印象裡老感覺石翠芝應當是小鼻子小眼的清秀女人,看到胡可的石翠芝另有點犯嘀咕,長得太標緻了,亦太洋氣了。但小說裡的翠芝出身繁華,富朱紫家的孩子實在多少帶著點天真,胡可的眉眼裡恰好有點稚氣的天真,亦算是可貴的人選了。
2008年的時候,張愛玲的《傾城之戀》終究又被搬上電視機螢幕,陳數的白流蘇,黃覺的範柳原。這兩位演員都是氣力派,特彆陳數,從《新上海灘》到《暗害》,每次她的呈現都如驚鴻一瞥,讓人冷傲不已。黃覺更是風騷俶儻,很有點範柳原的神韻。
李碧華曾經說:“‘張愛玲’是一口井——不但是井,且是一口任由各界人士、四方君子縱情來淘的古井。風雅得很,又放心得很。古井無波,越淘越有。”
話是李碧華一貫的刻薄調皮,卻並冇有說錯。畢竟是張愛玲呢,伊本身已經是一折傳奇,至於伊筆下的那些故事,彷彿舊上海傍晚裡碧藍瀟瀟的天幕,石庫門牆頭下開著夾竹桃花,粉的白的小朵小朵挨挨擠擠,遠處連綴的紅瓦天窗偏棲著灰尾的鴿子,隔壁人家無線電正唱一支靡靡之音,樓裡的女人自顧自撣著衣裳想著苦衷,桌子上堆著玫瑰瓜子的細殼,或許有大紙包的炒栗子,微微的香氣披髮在氛圍裡,冷而靜,像乾玫瑰骨朵沉到綠色玻璃瓶底,白酒的辛辣摻上冰糖的甜綿,帶著無儘的苦楚與淡惘,是朵雲軒舊箋上恍惚的一團光暈,是三十年前的玉輪——不說也罷。
2010.9.28
這亦是電視劇的難堪之處吧。張愛玲那樣一部戾氣實足的作品,如果遵循原著絲絲入扣地拍,怕萬千觀眾看了都心灰意冷,以是王安憶纔給出一個光亮的尾巴。偶然候如許一想,頓時豁然。
但林心如來演顧曼楨,反又令觀眾彆的懸著一口氣。因為她太美,太鮮豔,就像一枝東風裡的桃花,統統人都曉得等候曼楨的是甚麼,以是風刀霜劍嚴相逼的時候,更催人淚下……是誰說過悲劇就是扯破最誇姣的東西給人看?演員越美,越是氣質純良天真,越讓人不忍心去目睹如許一齣劇。
《半生緣》是個淒厲到近乎森冷的故事,比不得《情深深雨濛濛》,更比不得《金粉世家》。民國背景的故事裡頭,張愛玲是最無情的那支筆,她把人道最醜惡、最無情處掰開了、揉碎了給你看,還不準你哭。因為早就將原著讀了十遍八遍爛熟於心,以是林心如扮演的顧曼楨甫一出場,幾近就叫人不由得微微歎了口氣。
最妙的選角約莫是趙文瑄,他演胡蘭成。年紀與氣質都對,連那種漫不經心、拈花惹草的奧妙之處都對。看他打著傘與劉若英站在一起,就像數十年前的故交隔著時候的虛空劈麵而來,而暮春的上海,是鄙人著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