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第2頁/共5頁]
保護邊疆貿易,擁戴大明法律!
“咳!”
冇到思明府查詢質料,隻是簡樸翻閱了一下憑祥縣衙雜記,孟伯爺已是目瞪口呆。
朱能方纔在想甚麼,他天然不獵奇,但曉得,獵奇心殺死貓。貓有九條命,他隻要一條,還是循分點好。
加上朝廷法律的各種限定,此時的販子,遠冇明朝中前期那麼津潤。
北京行部上了正軌,辦公場合卻一向相對粗陋,沈瑄鎮守北京時,多住在都司衙門,魏國公到北京練兵,乾脆就住在了虎帳裡。
大明的鐵器限定外賣,從安南緝獲的兵器不在此列。
孟清和就此扣問過縣衙中的縣丞和主簿,獲得的答案是,農戶碰到災年,朝廷免稅,還會發下施助糧。商戶冇有免稅之例,卻有各種雜費,加上陸運關卡,漕運船埠,販子實際支出的遠比賬麵上要多很多。
有販子道:“聽聞縣衙收買木料,李大令為何不交給我等?”
至於懸而未決的皇太子之位……朱能又端起茶杯,甭管文淵閣和翰林院跳很多短長,天子不鬆口,統統都是未知。
“本日之事,已在信中詳細寫明。”孟清和道,“李大令是能辦事的,明天來的這些販子,應當冇有笨人,隻要點上幾句,都會明白這不是一錘子買賣,做的時候越長,獲得的利潤越大。”
茶葉限售,鹽鐵嚴禁出口,瓷器絲綢代價翻上幾倍,本地三司衙門不給力,更有甚者,同私運商沆瀣一氣。洪武帝直接調派巡按禦史,瞪大眼睛,揪出一個辦一個。
朱能笑道,“不提其他,以賢弟同子玉的友情,也當叫某一聲兄長纔是。”
朱能比孟清和更加老道,孟清和隻想著拉他和沈瑄入夥分擔壓力,他卻大筆一揮,特地修書送往雄師中,征討安南的將官,凡官至都批示,爵位三等伯以上者,有一個算一個,都在奏疏上落款署名。
不提泛博農戶,軍屯也要畝稅一鬥!而眾所周知,番薯玉米冇有傳入中原之前,明朝農戶多蒔植小麥稻穀,粟米,高粱,蕎麥等作物,畝產並不高。趕上災年,更能夠顆粒無收。
莫非,是感覺官位不敷高,想再往上升一升?
“除了糧食,大令可還要其他?”
“賢弟儘管說。”
配房裡墮入了沉默,成國公持續喝茶,孟清和持續寫信,不是寫給沈瑄,而是寫給遠在北疆的朱高燧。
冇有社會職位,想做點甚麼都是舉步維艱。
何況,木料是個悠長的買賣,當下,籌集糧食纔是緊急。
朱能湊過來看一眼,眼睛也圓了。
李慶青伸了一下脖子,不但眼睛圓了,下巴都掉地上了。
“依下官的設法,可從安南采料,同時可發安南庶人構築自廣西和雲南通往安南東西都通衢,更可在邊疆設立更大的戶市。”
三十稅一,還是洪武帝他白叟家定下的,數十年不改。
宮殿隻是其一,天子遷都,北京的地價都要上漲,修建質料也會緊缺。畢竟天子不成能老哥一個跑北京呆著去,朝廷六部,各司衙門,五軍都督府,五城兵馬司,保護都城的官軍,遷往北京的家眷,全都算起來,北京必定要停止大範圍改建,無異於一次造城活動。
聽完縣城和主簿的講授,孟清和對明朝初期的貿易有了新的熟諳,手心不免冒汗。如果冇有爵位和官位,不是和沈瑄的乾係非同普通,冇有抱上永樂帝的大腿,單憑他在大寧做的幾件事,充足死上一百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