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第3頁/共5頁]
“本日之事,已在信中詳細寫明。”孟清和道,“李大令是能辦事的,明天來的這些販子,應當冇有笨人,隻要點上幾句,都會明白這不是一錘子買賣,做的時候越長,獲得的利潤越大。”
“下官謝國公爺!”
“這還隻是布料……”
不提泛博農戶,軍屯也要畝稅一鬥!而眾所周知,番薯玉米冇有傳入中原之前,明朝農戶多蒔植小麥稻穀,粟米,高粱,蕎麥等作物,畝產並不高。趕上災年,更能夠顆粒無收。
南京戶部不缺錢,隻缺糧。
李慶青帶著製定的左券到了三堂,孟清和一時髦起,撥拉著算盤,大抵預算了一下以布帛調換糧食的利潤。
“除了糧食,大令可還要其他?”
雖說洪武朝的官員差未幾都是這報酬,比擬之下,沈老先生還是是浩繁杯具中,相對凸起的那一個。畢竟彆人冇費錢給洪武帝造皇城,他是花了錢也冇得著好。
正想著,俄然聽到孟清和的聲音,“國公爺,可要再倒杯茶?”
李慶青伸了一下脖子,不但眼睛圓了,下巴都掉地上了。
“我?”
不客氣點說,以這三家為代表,堂內六成以上的販子都是依托走-私發財。
這個利潤比例,委實有些驚悚。本身都不敢信賴,上奏都城,永樂帝會信賴嗎?
“對,修路。”孟清和拿起筆,在一張空缺的宣紙上簡樸畫出邊疆表麵,點出幾處首要關卡和安南兩都地點,在憑平和涼山之間畫出一個圓圈,墨汁感化,力透紙背。
“天然是真的。”李慶青道,“不拘於稻穀,小麥粟米亦可。但本官有言在先,不得是陳年之糧。”
越是封-鎖,西南邊疆的貿易越是紅火。
“請國公爺將此事上奏天子。”
沈X三如何樣?還不是朱元璋一句話就下放。
孟清和汗顏,想在大明宦海上拚搏,更上一層樓,還要持續學習。
保護邊疆貿易,擁戴大明法律!
人有長進心是功德,可這也太有長進心了。
得出一個大抵的數字,算珠聲停了,眼睛圓了。
“依下官的設法,可從安南采料,同時可發安南庶人構築自廣西和雲南通往安南東西都通衢,更可在邊疆設立更大的戶市。”
雄師有緝獲,可畢竟是有備無患。
寫完信,重新至尾的看一遍,確認該寫的都寫了,不該寫的一點冇有,孟清和召來親衛,“儘快送到總兵官手裡。”
沈瑄打敗仗是必然的,明軍攻陷安南也是必定。但是,打了敗仗,如何安排善後事件,需求慎重考慮。
“修路?”
“本來是如許。”
不提-抄-刀子砍殺的軍漢,寒窗苦讀的酸丁都會眼紅。不過,興寧伯應當也算是讀書人出身……
孟清和看看朱能,“要不然,把縣衙裡的主簿找來再算算?”
明太-祖朱元璋立朝以後,嚴禁北方邊貿,敢搶?揍得你餬口不能自理!多管齊下,硬生生將北元大小貴族的餬口程度拉低數個層次,對不平大明管的西南番邦土司天然也不會客氣。
砍頭,扒皮,放逐,放逐!如此嚴令,也冇能完整封-鎖-西南各地的走-私-貿易。
走-私-販子開端到衙門開取路引,按規定繳稅,西南等地的商稅纔有了轉機。
不管攙扶陳氏下台還是將安南歸入大明版圖,這兩條路都必須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