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三國之最風流 - 33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三)
翻页 夜间

33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三)[第3頁/共4頁]

戲誌才、程嘉、荀攸三人的定見,荀貞能夠不聽,可鐘繇這般架式,荀貞卻不得不暫為之讓步。

乃至說不準,袁紹如果再逼得急一點,何進恐怕反過來會與寺人聯手,對於袁紹一黨了。

“元常,我不是給你說了麼?我不是想抗旨違詔,我隻是擔憂董將軍。”

荀攸沉默不語,程嘉儘管一個勁兒地眨眼。

兩人相顧一笑,剛纔劍拔弩張的嚴峻氛圍頓為之一消。

對何出去講,最好的局麵應當是:寺人們服軟,各自返國,分開京都,但同時,寺人們在州郡的權勢卻仍然存在,如此,他既能獲得天下的讚譽,能夠留名後代,又能夠在寺人、士人的爭鬥中,保持超然其上的職位,從而能夠獨享朝堂權益。

荀貞苦笑對荀攸、程嘉說道:“公達、君昌,卿二人當知我之所憂啊!”

營中帥帳之前,一邊是荀貞、典韋、趙雲諸人,兩側是戲誌才、荀攸、程嘉等人,荀貞等人的目光多皆落在坐地橫劍的鐘繇身上,四周則是甲士、騎士來往變更。

鐘繇素知荀貞多智,卻不信他,還是橫劍在頸,說道:“你且先命令命你部曲轉向!”

鐘繇點頭慨歎,說道:“貞之,昔我與卿在潁川同朝為吏,雖已知卿除暴禁邪,捕搏敢行,數年未見,卻不知卿本日竟是愈發鷹隼奮翰,淩剛摧堅!卿真雄橫之士也!”

荀貞誅陽翟張氏一事雖是擅殺,可鐘繇久在京都,卻早清楚當今的局勢,當今的朝堂之上,士人與寺人的鬥爭已經到了最後一步,終究的結局隻要一個,不是士人死,就是寺人死,絕無讓步的能夠,以是說,荀貞擅殺張讓一族這件事,放在之前能夠是件了不得的大事,可放在現下卻並不首要了,——在這場政鬥中,士人如得勝,誰也不會去究查荀貞此事,而寺人如得勝,彆說荀貞,便是袁紹、何顒、王允等等諸人也一個都逃不掉。

“便於此決之”,便是說,袁紹勸何進不如趁此機遇,把張讓、趙忠等常侍、小黃門一網打儘,乾脆全都殺掉。可何進卻分歧意。

荀貞、董卓等人要求誅宦的上奏彆離被呈入朝中,何太後大為之驚駭,迫於外兵臨境的壓力,於是不得不悉罷中常侍、小黃門,命之還裡舍,隻留下了何進的一些親信守在宮省當中。

事情再這麼生長下去,袁紹與何進分道揚鑣、乃至反目成仇怕是近在麵前了。

荀貞現駐營之地離洛陽二百餘裡,如果拋下輜重,輕裝兼馳,一天一夜可到,若能駐兵此處,那麼即便京都生變,或許也能趕得及,退一步說,即便趕不及,有他這四千兵馬在此,料來董卓也該會有些顧忌,不敢恣肆亂為。

接下來產生的事情證明瞭荀貞的猜想。

抗旨入京,並且是帶兵入京,這是犯上之事,雖非謀逆,性子上卻也差未幾了,身為臣子,怎能行此大逆不道之事?

鐘繇不睬會荀貞的“調笑”,苦口婆心腸對荀貞說道:“貞之,統家兵入京都,莫說是違詔,便是送大將軍之令,此中亦凶惡埋冇,此實本朝複興百餘年來之首見,卿離家之前,卿族中的長輩、諸賢想來對卿必有交代,當此之時,卿切莫剛愎專斷,必然要謹慎謹慎啊!”

如前文所述,為了各自的好處,何進雖與袁紹有著一個共同的目標:“都想撤除寺人在宮中、朝堂上的權勢”,可又一樣是為了各自的好處,他們兩人的這個目標在天賦上就存在著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