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一事無成[第1頁/共2頁]

次日正命人刺探滎陽動靜,諸葛亮取滎陽後並未急於進兵,而是領受河南諸縣,出榜安民,鼓吹荊州新政,百姓無不歡騰。

細心看了一陣,不但那些字都變得陌生起來,又感覺也不像荀彧筆跡。

正思考如何破局,家將來報,有人求見,鐘繇接過拜帖,見筆跡非常眼熟,不由心頭一跳,失聲道:“來者何人?”

辛毗言道:“鐘繇深受曹操正視,未知其意如何,徐晃已退至河東,智囊若要勸降,當早派人送信。”

“那這?”鐘繇再看手劄,還是辯白不出不同,不由自我思疑起來,“莫非我年老目炫,竟看錯了筆跡?”

次日一早,辛毗開城驅逐漢軍進城,百姓夾道相迎,都為一睹臥龍風采。

世人這才略微鬆了口氣,鐘繇又安撫一陣,命其各司其職,安撫民氣,不成自相生亂。

鐘繇神采微變,忙叮嚀道:“速請到後院青鸞閣,不成叫其彆人看到。”

“另有隱情?”鐘繇微微一怔,冷哼道:“天下仿照彆人筆跡,以假亂真者不計其數,但休想逃過吾眼,此書中筆跡乾勁、氣韻與文若無二,到此境者更是屈指可數,除非……”

正感慨一事無成,俄然親兵快步跑進,到花池旁大聲稟告,滎陽失守,荊州軍正往虎牢關而來。

“這……”荀惲吃了一驚,忙躬身道:“門生書法多蒙世叔指教,尚未窺門徑,豈敢班門弄斧?”

輕歎一聲將信放下,表示荀惲重新落座,收斂心神問道:“賢侄不在家守孝,何故如此打扮到了洛陽?”

那種呼之慾出,卻又不知從何動手的感受,讓他近乎發瘋。

“官渡!”諸葛亮雙目微凜,緩緩道:“昔日曹操以弱勝強,官渡大捷,今吾再戰官渡,此亦曹氏之命數也!”

啪嗒——

滎陽失守,洛陽腹背受敵,隻靠虎牢關和函穀關恐怕難以守住,關中已失,若被諸葛亮攻破兗州,洛陽變成孤城,此時唯有徐晃儘快回城,方可挽回敗局。

“恰是公子長倩。”

來人恰是荀彧宗子荀惲,鐘繇雖不測他的到來,但更加震驚的,還是拜帖上的字。

……

洛陽城東,皇城西苑,本來是禦花圃的位置,曹操命人專建丹青台,流水亭榭,花開正豔,以專供書畫、文人遊樂。

鐘繇雖心中焦心,但到門口便穩下身形,徐行而入,對世人言道:“虎牢關有重兵扼守,諸位勿憂,徐晃不日便領兵到洛陽。待雄師到時,可與張遼同時出兵,前後夾攻,一舉安寧中原。”

“你說甚麼?”鐘繇剛平複心境,聞言猛地起家,盯著荀惲沉聲道:“孺子敢教吾做事?”

辛毗也知以當前局勢,漢軍已勢不成當,問道:“洛陽既為囊中之物,智囊莫非意在許昌?”

當年程昱為騙徐庶到許昌,曾仿照徐母筆跡,曹操等人都以為足以以假亂真,還曾專門派人將書送到長安,請鐘繇辯白,鐘繇一眼便看出是仿照筆跡。

此簽如同一塊巨石壓在心頭,讓鐘繇整日悶悶不樂,乃至放棄每夜辛苦耕耘,既然所作無果,又何必破鈔精力,累得腰痠背痛,頭暈目炫?

諸葛亮笑道:“吾早已派人去了洛陽,即使鐘繇躊躇,關中近二十萬雄師出動,夏侯楙安能守住潼關?潼關若失,徐晃殘兵敗將,已被吾截斷歸路,亦迴天乏術。”

彷彿尿急如廁,解開褲子,卻又撒不出尿來,又像每日與小妾傳宗接代,卻總不能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