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章 青黃不接[第1頁/共2頁]
正商討之際,俄然探馬來報,周瑜領雄師攻濟南,似成心與劉琦照應,朋分中原。
王淩忙勸止道:“都督息怒!方今大敵在前,將軍為中原之鎮,不成輕舉妄動。臧霸既隻與周瑜暗害,必還在猶疑之間,若出兵征討,是堅其心也!”
夏侯惇卻暗笑你盜走彆人奧妙文書,還反咬一口,這些儒生名流的臉皮比城牆還厚,全憑一張嘴挑釁是非,倒置吵嘴。
夏侯惇是以不敢久留於驕陽之下,這也是他不肯出兵的啟事之一,固然軍情告急,卻隻能臨時忍耐,諸葛亮不來打擊,恰好等秋後算賬。
王淩獻策道:“諸葛命馬隊保護,軍卒百姓稠濁為伍,到各處割麥收糧。今其分兵四周,可先令人查探動靜,再以精兵襲之,不必與他廝殺,隻將所割小麥搶來則可。諸葛亮若派兵防備,則收糧入不敷出,若不增兵,則為我所用,久之必破矣!”
次日將手劄交還蔣乾,蔣乾聽聞周瑜竟出兵來追,痛罵周瑜不念同窗之誼,竟如此大動兵戈。
遂命人向臧霸傳令,著其援助濟南,與田豫共抗周瑜,不成令其出境。
簡樸扣問北水兵情後,夏侯惇命人安排蔣乾洗漱安息,調集參軍王淩等升帳議事。
王淩歎道:“臧霸雖昔日為賊,但服化已久,數年來冬眠守善,乃因丞相勢大,今丞相遇害,見勢不妙,又生貳心。然泰山諸將乃烏合之眾,智小謀大,不敷為慮,若與周瑜聯手,卻為大患矣!”
心想既然已經到了河北,不如乾脆去見曹丕,隻要說動曹丕懲辦臧霸,便可逼他背叛,助周瑜一臂之力。
王淩獻策道:“何不命臧霸出兵佈施南?若救則見他還念丞相救恩,可假裝不知此事,算他戴罪建功。若藉端不肯出兵,便已有異心,可另派軍進駐泰山,趁其不備將他拿下。”
夏侯惇蹙眉道:“以蔣乾為人,他敢來騙我不成?”
鐘縉憂心道:“今徐州喪亂,泰山郡當中原路道喉轄之要,交此貳心之人,難道受人權益?”
王淩看了一陣,才答道:“周瑜深知兵法,諳熟籌略,恐此為誹謗之計。今合法用人之際,萬不成以舊事論人,臧霸於泰山,果有泰山之重,望都督熟慮之。”
蔣乾被魏軍駕船相送,隻得硬著頭皮過了河北,舟船退去,隻留一人一馬,站在河岸邊望著濤濤大水愣住了,一時候不知何去何從。
眾將聽聞臧霸有被反之心,無不大驚,現在徐州、青州儘失,兗州東部端賴臧霸藉助泰山天時戍守,一旦他有貳心,東麵防地將完整崩潰,漢軍三麵來攻,如何抵擋得住?
夏侯惇怒道:“好個臧霸,丞相昔日待他不薄,安敢忘恩負義?”
“諸葛村夫,我靠恁娘!侵吾疆境,還要搶吾軍糧?”夏侯惇邇來表情沉悶,忍不住破口痛罵。
先前曹丕就不滿臧霸,籌辦將其裁撤,因曹操俄然回中原,便就此作罷,曾暗中交代夏侯惇,要防備臧霸,冇想到一語成讖。
夏侯惇急道:“周瑜不攻泰山,反取濟南,此二人公然暗有勾搭,這該如何是好?”
夏侯惇命人取來臧霸昔日公文,世人細心查對,固然有些筆跡因汗水打濕,有些傾斜,但團體看來,確切出於臧霸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