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李泰布棋[第1頁/共2頁]
武元爽問道:“兄長覺得劉樹義所言的朱紫究竟是何人,當真便能護住你我嗎?”
李泰所交,俱為海內大儒,世家後輩,大多自重身份,如果李泰與武元慶之流訂交,不止李泰本人不肯,也會引發李泰身後的魏王黨世人的不滿,李泰也不得不對武元慶之流敬而遠之。
“諾。”劉樹義聞言,當即應了一聲。
李泰如此看重劉洎,引為謀主,既是因劉洎才調卓絕,更離不開劉洎的名譽和他南陽劉氏的出身。
可李泰對武元慶這個遠棋卻未曾看重,隻遣了劉樹義前去,乃至不想跟武元慶有太多的乾係。
武元爽想了想,回道:“方纔劉樹義所言雖有些事理,但多憑臆斷,我覺得不成儘信。”
武元爽道:“如此說來,方纔兄長是在隨口對付劉樹義了。”
勝業坊,魏王府,偏廳。
――――――――――――
劉樹義回道:“便如殿下所料普通,武家兄弟聽了臣之言後惶恐失措,巴不得馬上投於殿下門下。”
李泰並未回劉樹義的話,而是轉而對一旁的劉洎問道:“先生之意如何?”
劉洎回道:“先行應下便可,但這是一步長棋,不成急於一時,如果這步棋下地太急,放到了檯麵上,被楚王曉得,有了防備,可就冇了一擊必中,斬蛇七寸的掌控了。”
武元慶歎了口氣道:“劉樹義所言雖多是測度,但也不無事理。二妹將與殿下結婚,到時報酬刀俎我為魚肉,你我不早些尋好退路,如何能行。”
劉樹義照實回道:“臣與武元慶瞭解多年,其人色厲內荏,最冇有主張,被臣一陣打單之下更慌了神,何來的心機再去多疑甚麼。”
李泰點了點頭道:“如此便好,如果此時叫武元慶覺出了甚麼,畢竟還是費事。”
劉樹義謹慎地回道:“殿下再三囑托之事,臣豈敢不照辦,臣從始至終都未曾提及殿下名諱,武家兄弟必也無從曉得。”
而武元慶不過一紈絝後輩,一無盛名在身,二非世家後輩,如許的人,李泰從骨子裡便瞧之不上,更遑論折節訂交了,恐怕在李泰的眼中,就算是同武元慶多說幾句話,都是一種對本身的熱誠,天然本能地多加冷淡。
“殿下,臣已從殿下之命,暗裡約見武家兄弟,把殿下交代的話同他們說了。”魏王府內院,劉樹義坐在廳中,對左邊上首的李泰道。
李泰叮嚀劉樹義做事,自發十拿九穩,但劉洎看著李泰同劉樹義說話時的神采,眉頭微皺,有些話雖未說出,但心中也覺著有些不當。
劉樹義昂首看著李泰,問道:“殿下叮嚀,臣自當照辦,隻是如果本日武元慶再問及此事,臣又該如何回他,還望殿下示下。”
至於李恪麾下,既有出身清貴的世家後輩,卻也有馬周、王玄策、蘇定方、席君買這些起於微末的知名之輩,這是李泰永久都做不到的事情。
偏廳之上,魏王李泰坐於上位,而在李泰的擺佈兩側,治書侍禦史劉洎和劉樹義分坐兩側。
魏王府中,李泰還在同劉洎、劉樹義參議武元慶之事,與此同時,武元慶也並未真如劉樹義所言那般全無發覺。
“二郎,方纔你也在席中,你覺得李樹義所言,有幾分可托。”武元慶和武元爽出了平康坊,還在回武府的馬車中,武元慶便對武元爽問道。
李泰手中端著茶碗,悄悄地啜了一口,接著問道:“武元慶可有狐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