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楚王大婚[第1頁/共2頁]
軍人彠在江陵便曾同李恪打過交道,不過當時軍人彠同李恪尚屬君臣,還無翁婿之說,當時的軍人彠便對李恪的手腕也多有耳聞,待李恪更是恭敬。
“小娘,你本日的這身衣裳可真都雅。”內室的妝台前,武媚孃的侍女錦兒看著武媚孃的花釵禮衣,輕聲讚歎道。
“有勞丈娘。”李恪拱手道了聲謝。
“如此便好。”武順笑道。
武順聞言,幫武媚娘扶著頭上的花釵,叮囑道:“眼下並無旁人,小妹圖著鬆快些,倒也無妨,隻是小妹本日大婚,待會兒滿朝君臣都會往楚王府道賀,到時小妹行事可需細心,切莫叫人看了楚王府的笑話纔是。”
軍人彠做事謹慎,待李恪也一貫恭敬慣了,故而當他站在內院院門處,看著李恪身著絳紗袍劈麵而來時,軍人彠輕擺衣袍,竟欲拜見。
李恪之言方落,楊氏和軍人彠對視了一眼,眼中都暴露了笑意,李恪之言雖輕,但言語中卻已儘是對他們武家的恭敬和對武媚孃的寵嬖。
“小婿李恪,拜見丈人,拜見丈母。”李恪上前,走到軍人彠和楊氏的身前,對兩人俯身拜道。
武順曉得,現在的武媚娘雖還是她的小妹,可待本日武媚娘進了楚王府,異日在往武府回門探親時,武媚娘可就不再隻是她的小妹,更是宛在雲端的楚王妃了。
“多謝阿姊提示,小妹曉得輕重的。”武媚娘笑了一聲,應了下來。
楊氏眼疾手快,見得軍人彠的模樣,當即一把拉住了軍人彠,輕聲道:“阿郎這是何為。”
酉時,傍晚,日頭已降,李恪便自楚王府起駕,跨下神駿定北,以親王儀仗打頭,自延康坊,過興化坊,便直奔武府地點的豐樂坊而去。
武順站在武媚孃的身後,透過武媚娘身前的銅鏡,看著鏡中豔若桃李,嬌似春花的武媚娘,口中雖還是長姐的該有的模樣,不斷地叮囑著武媚娘,但心中已經成心偶然地多了幾分畏敬。
如果以往,李恪為君,軍人彠為臣,軍人彠先拜李恪自是道理當中,可自本日起,李恪與武媚娘結婚,恪為婿,軍人彠為翁,哪有丈人先拜李恪的事理。
楊氏進了內院,正要將武媚娘迎出,而與此同時,內院的內室中武媚娘早已打扮劃一,在長姊武順和侍女錦兒的伴隨下候著本身的郎君。
李恪在楊氏的攙扶下這才站起了身子,李恪起家後對楊氏道:“自本日始,媚娘便是小婿之妻,小婿家中排行第三,丈母喚小婿一聲三郎便是,殿下之稱切莫再提了。”
所謂六合君親師,君在親前,本日是李恪和武媚娘結婚大禮,當著世人之麵,軍人彠和楊氏天然還需端著幾分,但依禮敬稱倒是斷不成廢的,可李恪卻說出了這番話,以子侄長輩自居,天然是對武家的恭敬和對武媚孃的寵嬖了。
武媚娘頭上的花釵合計九鈿,通身由琉璃所製,上鑲金玉,比之武媚娘以往所佩的玉釵要沉重了很多,武媚娘幼年,力量另有不敷,戴地久了天然覺著疲累。
武媚娘回道:“阿姊所言小妹自知,隻是這花釵實在重了些,幸虧隻戴半日,如果要戴整一日,小妹怕是吃不消。”
軍人彠被楊氏這麼一拉,這纔想起,本日分歧昔日,如果他先拜了李恪,豈不是亂了輩分,這才直起家子,靜待李恪上前。
這時,楊氏才趕緊上前,扶起了下拜的李恪,對李恪道:“殿下來了,快快請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