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繁體小說網 - 都市娛樂 - 庶子奪唐 - 第七章 朝議分封
翻页 夜间

第七章 朝議分封[第1頁/共2頁]

不過李恪對此倒是毫不在乎,不但神采未有半分不悅,反倒笑道:“提及此事,我倒想了起來,我與平康坊擷玉樓的主事熟悉,此番回京,擷玉樓的主事還特命人來問,擷玉樓中邇來新了幾位姿容絕佳的清倌人,邀我前去賞鑒一番,我欲請皇兄同往,可好?”

李恪遇刺,和李承乾底子全數半分乾係,但就因為李承乾酒後隨口一句,便被侍禦史權萬紀參劾,而後又被李世民嗬叱,幾乎丟了太子之位。

李承乾看著身邊的麵帶笑意的李恪,還未開口,眼中已經帶上一絲恨意。

在朝臣麵前,李世民自也是望著諸位皇子兄弟敦睦,李恪的話正中了他的心窩,叫李世民聽著非常舒坦。

李恪能夠對於李承乾,能夠對於長孫無忌,但在麵對長孫皇後時,卻有了一種有力之感。

李恪的野心不小,雖從未表於朝堂,但李承乾又豈會不知,李恪早對李承乾坐下的儲君之位虎視眈眈,又怎會盼地他統統安好。

而現在,他固然保住了儲位,但他的朝野風評已然差到了頂點,而這統統的泉源都是一小我,那便是李恪。

大唐立國之初,君臣敦睦,哪怕是朝會之上也隨便很多,並無太多端方,君臣之下信口問話也是常有的。

於長孫皇後而言,李恪也是頗多敬意,隻是無法,李恪其誌不小,不甘為一親王罷了,故與長孫皇後生來便是相對,也無他法。

李承乾看著李恪假惺惺的模樣,心中便不由地生起了一團肝火,輕微地悶哼了一聲,道:“三郎遠在淮南,還是體貼著本身便是,不然沉迷女色,再如江陵那次,恐怕就無人能救得你了。”

長孫皇後,小字觀音婢,乃前隋齊國公、右驍衛將軍長孫晟之女,長孫無忌小妹。

現在的李恪已然是朝中最為高貴者之一,不止是血脈,更是權位,現在的李恪不管站在那邊,身後都會不經意地堆積起一團人,他們既是與李恪靠近的朝中大臣,李恪的老友,他們更有一個不異的名號:“楚王黨”。

李承乾與李恪一貫反麵,看著李恪站在本身的身邊,心中天然不悅,一聲輕哼,以餘光撇了李恪一眼,便扭過了頭去。

這些人中有淮南、江南籍的文臣,也有府軍統將,另有朝中重臣,這些人與李恪站於一處,和不遠處的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相互照應,竟已成三足鼎立之勢。

李世民的話聽著雖是在怒斥李恪,但世人聽在耳中,卻也能聽出李世民對李恪的寵嬖。

而後待觀音婢長成,一十三歲的豆蔻韶華之時,便由母舅高士廉主張,依長孫晟所定之婚約,嫁於時年十六歲的李世民,而後兩人一起相扶至今。

李恪昂首看著李世民,笑著回道:“回父皇的話,兒臣與皇兄一載未見,方纔正商討著待朝會散後往東市尋個酒坊小酌上兩杯,以敘手足交誼。”

李恪應道:“父皇說的是,兒臣受教了。”

李恪之言剛落,李世民便又接著道:“本日你既在朝,朕也正有一事與你想乾,要於朝中商討,你便也一同聽著吧。”

前隋大業初年,長孫晟與唐國公李淵交好,兩家便為後代定下婚約,許長孫家幼女觀音婢於李家次子李世民。

太極宮,兩儀門,李恪正立於門外的宮道之上,時不時地昂首北眺,彷彿在看著甚麼,心沉寂如水,一如七年前,李世民東宮即位時,重明門外的阿誰懵懂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