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春盤[第2頁/共2頁]
蒖蒖說不會。林泓把切好的各色蔬菜絲整齊地置入一麵大銀盤,沿著邊沿,按色彩擺列成圓形,中間留出的空位與邊沿呈同心圓狀。然後林泓取出幾塊凝固的奶酥,隔水加熱硬化,再度洗淨手後將呈半流質的烏黑奶酥捧在手中,轉至一個約與圓心劃一大小的銀盤邊,素手起伏轉旋,讓酥自指間溢位,或滴,或瀝,或淋,落下的酥隨之成點狀,線狀或片狀,堆積在銀盤中間,轉刹時一座惟妙惟肖的微縮雪山逐步成型,峰巒疊嶂,秀峻多姿。
蒖蒖與辛三娘雖不大捨得,但見林泓態度果斷,也隻好服從,將賬目重新覈算,找受災者點竄左券,將所得利潤還給他們。
顧七叔問是甚麼,蒖蒖道:“聽林教員說,年後雨水會增加,山下河川水流湍急,乘船渡河,船會不時閒逛,乃至有顛覆之險。以是我建議你或者家人去買豬肉時,無妨趁便買下肉鋪裡的豬脬,多囤一些,晾乾儲存。待雨水多時,就將豬脬吹氣充分紮好,幾個連成一個可圍住腰的環,帶到河邊售賣,賣給船伕或要渡河的人。如此,他們帶著豬脬渡河,即便產生險情也不會溺水,而七叔你,也可掙一筆零用錢。”
每逢立春,國人必以時鮮做“春盤”,或本身食用,或奉送親朋。問樵驛中春盤也是立春必備菜肴,這日前夕,林泓向蒖蒖細述春盤發源,說晉朝時春盤是大蒜、小蒜、韭菜、蕓薹、胡荽拚成的“五辛盤”,立春食用,以五辛發五藏之氣,時至本日,春盤內容日趨增加,已不範圍於五辛,還可選用蘿蔔、春筍、蔞蒿、水芹、白菜、蓼等新春時蔬,切絲拚盤,以青、紅、白、黃、紫等色喻春光秋色,以薄如繭紙的麪皮包裹成卷,送入口中,在這微雨梅花,清寒未消的時節,先以唇舌感受時蔬帶來的春意。
林泓略帶笑意,看她玩得不亦樂乎,待她做完厚厚一疊,再問她:“你會滴酥山麼?”
這麪皮蒖蒖跟師姐學過,本身取了麪粉和水,揉成濕麪糰,握在手中翻覆朝下,粘在手心的麪糰緩緩下墜,蒖蒖朝抹了油後燒熱的鍋裡一摁,旋即提起,麪糰仍然彈回擊心,而鍋底已留下薄薄一層麪皮,受熱度灼烤,邊沿逐步翹起,待中間灼乾便可取出,置於盤中,用濕棉巾覆蓋,本來乾脆的薄麪皮吸了水氣會很快變軟,便可用於裹蔬菜絲了。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