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司宮令 - 8.鄉宴(中)

8.鄉宴(中)[第1頁/共3頁]

眾門客依樣咀嚼,頓感滿口脂香,肉質細緻,那纖柔的薄片經口舌一捲便如雪融去。而那水豆豉鹹香中帶有酒香,細細一品能辨出茴香、木香、陳皮等味道,但又不儘於此,秘聞厚重,回味悠長。

(待續)

楊盛霖解釋:“我們選用上等香榧子,細細研磨後與醬料同煮,以是有此滋味。”

那鰣魚被從腹部處剖開,惟脊背處相連,鋪在銀盤中呈兩片對稱狀,蒸過的鱗甲微卷,似半透明細刨花,自魚身上浮起,細看之下可發明片片鱗甲之間有一條細線相連。

蒖蒖環顧乍見豬肉有些驚詫的貢生,道:“剛纔楊公子說肉食者鄙。但是,子曾經曰過,‘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看來連賢人孔夫子都是吃肉的,不但吃肉,還要吃好肉,要吃製法邃密的肉。楊公子還嫌豬肉粗鄙,棄而不消,但是他倍加推許的東坡先生卻很喜好豬肉,喜好到特地寫了一篇《豬肉頌》:‘淨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蒖蒖再請世人一顧那盤中豬肉,是淨水煮熟的五花肉塊切成。蒖蒖搛起一片,隻見那長條纖薄,肥瘦肉紋路相間,脂肪處亮澤油潤可透光,刀工邃密,盤中每一條都大小寬窄如一,“這肉便是遵循東坡先生所說的體例慢火煮成,由我們適珍樓刀工最好的女弟子切成薄片,置於紙上,那脂肪條紋處可透見字樣。”

世人獎飾這類製法彆具匠心。再看那素蒸鴨,發明竟是蒸熟的葫蘆瓜。

以銀匙取出魚肉,世人咀嚼之下但覺魚肉帶著蓮蓬暗香,一名貢生歎道:“魚肉帶有蓮香,尤其清雅,再飲漁父三鮮,便若置身采蓮輕舟之上。”

蒖蒖見世人皆寂靜以待,才緩緩揭開銀蓋。此中蒸汽氤氳,在世人凝睇中逐步飄去,暴露銀盤中的配角:蒸鰣魚。

那豆腐用蔥油煎過,表皮呈淡淡的金黃色,搛破一看,內裡潔白細嫩。中間配了一碟褐色的醬,世人蘸醬咀嚼,但覺那醬與眾分歧,帶有特彆的乾果香。

席間聞者皆笑。楊盛霖又道:“但請勿輕視這蒸葫蘆。葫蘆瓜皮青而內白,正如廉潔士大夫,一清二白。此瓜可消腫結,可津潤肌膚。清蒸之下,瓜肉柔嫩細滑,略帶甜味,盛宴當中食之,尤感清爽。傳聞都城裡貴胄世家,都常食用這素蒸鴨。”

蒖蒖淺笑著以銀箸搛起線頭,悄悄一提,魚鱗便離開魚身,跟著細線被提起,一片片鱗甲在空中閃著貝殼般烏黑的光,串在細線上,如項鍊普通。

接下來這盞酒,貽貝樓上的看來是此番最首要的菜,一道“蓮房魚包”用了他們此次宴席上獨一的肉,彆的那道大抵特地與蓮魚主題相配,是蓮花、菊花與菱角煮成的湯,楊盛霖先容:“此湯名為‘漁父三鮮’。”

厥後這盞酒,貽貝樓上的是東坡豆腐與一名為“素蒸鴨”的菜。

貢生們又接踵讚歎。行完這盞酒,有人按捺不住獵奇,問蒖蒖接下來適珍樓以甚麼好菜應對,蒖蒖一哂:“貽貝樓每道菜都很清爽,那麼,我們就上一些不如何清爽的吧。”

貢生們大喜,紛繁稱謝,與楊盛霖相互祝酒,席間觥籌交叉,氛圍非常和諧。

那蓮房用的是嫩蓮蓬,將底部切平,剜去此中蓮子,用酒、醬、香料醃新奇的鱖魚魚塊,再填入蓮子留下的孔中,置入甑內蒸熟,取出後以蜜塗蓮蓬,光芒更加可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