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書治要》的前世今生[第3頁/共5頁]
要想成為一個勝利的人,你就要在一段期間內,部分地放棄你那點小清爽、小感受、小恩愛,要重新拾回“仁義”二字。“豪侈流行,而荒廢了仁義”,這句話很成心機。如果要把《群書治要》概括成一句話,就是“豪侈流行,荒廢了仁義”,這就是自“成康亂世”以來近千年的時候內,中國不能夠天下承平,不能成為一個巨大的支流國度的啟事。以是,如果我們再把這句話概括為兩個字,是甚麼?就是“仁”、“義”二字。
因為《群書治要》的內容廣博高深,在我的書內裡,筆者隻能把小我的一點小小的心得跟大師分享一下。不過你曉得,我的命很苦,從小冇受過甚麼文明教誨,固然做了幾年《國粹堂》節目,也打仗過很多高僧大德,但是,還是屬於冇有文明的人。是以,我在轉述、闡發並和大師分享這本書時,天然免不了閃現出我的慘白和有力,但願讀者能夠包涵。
《群書治要360》是從《群書治要》如許廣博高深的一套書內裡摘出來的360句話。如果說,必然要把這本書的精華總結成一句話,我以為就是《群書治要360》裡的第一句話,“自成康以來,幾且千歲,欲為治者甚眾,但是承平不答覆者,何也?以其舍法度,而任私意,豪侈行而仁義廢也”。這句話是說,自“成康亂世”以來,將近千年的時候,想要實現天下大治的人,實在很多很多,但是承平亂世卻很少很少。每天年年日日交戰,這是為甚麼?因為帶領者捨棄了法律軌製,放縱本身的私慾,豪侈流行,而荒廢了仁義。就是說,為甚麼人家做不到,我能做獲得?我如何才氣做到?
這本書的傳承過程實在非常奇妙。話說當年,這本書一向以來都是被皇家秘藏的。當時,知識是有把持性的,我把握了這個知識而你冇有,以是我能統治你。在阿誰朝代,除了皇室和一些大臣以外,根基上冇有其彆人看過這套書。厥後,有一批遣唐使從日本到中國來學習中國文明。唐朝當局倒也算開放,就說:既然你們喜好,就把這些東西拿歸去看吧。成果,這批遣唐使就把《群書治要》拿回了日本。日本的天皇將這套書奉為圭臬,隻要日本皇室以及藩主,也就是大臣的家內裡纔會有一些翻印版本。因而,唐朝今後,因為當時還冇有發明互聯網,也冇有高效的印刷術,以是,此書隻要幾個木刻版本。顛末幾番戰亂,皇家圖書館也幾經大難,這套書就失傳了。《群書治要》在中國失傳了將近1000年,卻一向在日本傳播。
比來一段時候,我每天早晨花半個小時看這本書,經常掩卷深思。筆者38歲才得以看到這本書,這是多麼遺憾的事情!如果我在20歲時看到這本書,該有多好!不過,能夠在38歲有幸看到這本書,我已經很滿足了。
《群書治要》有一個題字,“古鏡今鑒”,關頭是上麵的落款,“習仲勳”。這個簡樸的題字內裡,反應出很多題目。我信賴,在這個時候和大師一起來分享《群書治要》,是一件很成心義的事情。說到《群書治要》,梁或人想跟大師分享暮年的一個機遇。實在我之前是不曉得這本書的,以我的文明,我如何會曉得呢?大抵是2011年,我的一名中醫教員過世了,有一名高僧為他做一些摒擋後事的事情。其間,這位高僧送了我一本書,叫《群書治要360》。不要瞥見“360”,大師就想到殺毒軟件,想到360手機,或者是京東商城。“360”是“360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