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吐露實情】[第1頁/共3頁]
楊格頭上裹了一條誰也不肯意裹的麻色頭巾,仍然穿戴那件日軍玄色大衣,隻是問巴哲爾要了一件舊馬褂套在內裡,22年式步槍斜背在肩,腰間的槍彈盒裡隻剩125發槍彈。與巴哲爾等人比擬,他多了一個水壺和一個軍毯打成的揹包,另有解纜前延山給他的一架單筒望遠鏡。望遠鏡就是身份的標記,表示在七小我當中,延山之下就是楊格,彆人都得聽令,也樂意聽令。
郎濟垂手哈腰答覆:“回大人話,朝廷有旨,以失地之罪免佑善大人之城守尉職,回盛京待罪,新任城守尉慶霖大人尚未到職,城守尉所屬軍兵暫由東邊兵備道兼統。”
連續兩個好天,十一月初的降雪熔化,本來皚皚的山嶺變得班駁起來,目力所至之處,較之一片烏黑更難辯白環境。翻過分水嶺行了十餘裡,火線傳來一陣號角。
寬甸失守,跑馬集右翼(東翼)已經不平安了!延山轉頭看了楊格一眼,心道,還是楊兄弟有先見之明啊!
昨夜,大受震驚的延山把楊格拉到本身屋裡抵足相談,所談之事也包含本日的窺伺行動。延山清楚地記得楊格一席話:鬼子若急著打通鳳凰城——奉天通路,就必將會在打擊連山關的同時進犯跑馬集,而要進犯跑馬集,從鳳凰城——雪裡站一線沿草河而上是大家都能想到的,是鎮邊軍著力防備的。是以,日軍必然會走靉河方向先拿下靉河邊堡(音:愛哈彆堡),堵截鎮邊軍和在寬甸堡的定邊軍聯絡,再圍攻跑馬集。故而,此次窺伺重點不但僅是雪裡站一線敵軍環境,還要重視靉河一起敵情並提示定邊軍統領、東邊兵備道張錫鑾。
待來人走後,延山問楊格:“我們如何辦?東去寬甸還是南下雪裡站?”
“立峻兄。”楊格曉得延山情意,近前幾步小聲號召了一句後,說:“戰局為重,連山關、摩天嶺方向為正,跑馬集、寬甸方向為奇,他日,楊格必能與兄並肩與疆場,又何必在乎是鎮邊軍還是功字軍呢?立峻兄,我有個殲敵設法。”
“郎濟,你當即轉頭通報張大人或慶霖大人,鎮邊軍已經恪守跑馬集,你軍務需密切重視寬甸之敵意向,隨時回報依克唐阿將軍。來人!德安,你帶恩蘊回跑馬集稟報統領大人。其彆人稍歇半晌,飲馬後再行解纜。”
延山見或人又把話題扯向戰局,偏生所說頗讓民氣動,哭笑不得之下,攥緊拳頭狠狠地砸向楊格胸口。
出得堡門,延山轉頭看了看隨行世人——功字軍防勇楊格、蒙古旗人巴哲爾、赫愚人古額裡、漢軍旗人德安、保昌,獵戶營抽調的漢族獵戶梁栓柱。他的目光逗留在楊格臉上,楊格容色安靜地看著東麵的一道分水嶺,微微點頭。
延山收起望遠鏡,轉頭道:“致之,先彆說殲敵,就說我二哥的信......你曉得聶鎮台是如何對待我袁家先祖的嗎?你曉得這封信的真意嗎?”說著,他從褡褳裡取出蠟封的手劄,搖擺著又道:“開戰以來,雖我兄弟三人都在鎮邊軍效力,聶鎮台卻從未假以色彩。在他看來,我袁家乃是貳臣。在他看來,乾隆爺為先祖建祠恰是印證了官方說法,我先祖通敵。我二哥這封信看似為你請功,實則有了這封信,你的功績會在聶鎮台眼裡打扣頭,當時,我二哥儘可請回得誌於聶鎮台的你。前日夜間,他和大哥計議,如你在鎮邊軍效力,稍有功勞後即保舉你為千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