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印度攻略(4)[第1頁/共3頁]
到厥後發明結合艦隊主力投入北美、巴拿馬作戰後,對印度洋的節製更趨弱,除靠近阿拉伯半島和非洲之角的阿拉伯海占有絕對上風外,其他底子就有力監控,印度與南非之間的職員和商品來往仍然保持了中等範圍的格式,隻是要繞個大圈,不能貼著東非沿線走,必須繞道馬達加斯加島核心。直到5月份該島失守後,這條通道才終究斷絕,但印度與澳大利亞之間的物質來往仍然在持續,撥給駝峰航路的物質首要也從澳大利亞轉運而來。
以是英國方麵不太甘心讓中國軍參與印度方麵,隻同意駐印軍在印度接管練習,為將來反攻緬甸做籌辦,乃至美國駐印度航空隊英國人都想插手辦理,無法在其他處統統求於美國而開不了口罷了。
但這類小範圍的偷運實在結果不算差,從中東退下來的第10個人軍就是靠如許的儘力才勉強規複了元氣。並且皇家水兵對情勢判定很精確,結合艦隊固然頒發聲明封閉北印度洋,但實際上艦隊主力一向在參與作戰,底子不成能真正封閉如此大的一片陸地,大型船隊說不定會有喪失,小範圍運輸完整不消怕。
對英國人隻要服從不肯出兵的行動,哪怕史迪威故意偏袒也感覺開不了口,他一樣不想讓美國陸航為英國人火中取栗,一來二去,反攻緬甸的打算不竭今後遲延,直到日軍第15軍牟田口廉也中將向東京陳述要求主意向印度打擊。
南部主力又稱12個人軍,由設在錫蘭的陸軍司令部同一批示,本來是要與第14個人軍一起編組為第11個人軍群,但日本截斷印度洋對外聯絡,英國方麵認識到了錫蘭職位的首要,將該個人軍伶仃設立,除印度南部的第3師印度師、第2非洲師外,錫蘭島上的兵力首要包含第19、25印度師、第50坦克旅和第99印度步兵旅。
團體而言,印度方向的英國空中軍隊一共包含17個師級番號,8個旅級番號,然後加上皇家空軍駐印軍隊、中國駐印軍、美國駐印陸軍航空隊等,總兵力超越40萬。
綜合起來,全數英國軍隊差未幾有12萬,印度軍隊25萬(由英國人擔負軍官)。而25萬印度軍隊中又要辨彆隔來,有幾個是純粹錫克人、廓爾咯人構成的軍隊,總兵力約莫在2萬擺佈,戰役力非常強,乃至比純粹英國軍隊都強,而其他20多萬印度軍隊就不值得一提了,但比起緬甸方麵臨時組建的緬甸獨立軍和暹羅的皇家陸軍,程度仍然要高一點。
實際上,美國對英國保衛印度的設法體味得並不清楚,英國實在對保衛印度投入了很大熱忱和儘力。
該任命在參謀本部引發激烈震驚,統統人都不明白石原莞爾為甚麼這麼辦,固然世人感覺牟田口廉也能夠不太稱職,但比起本間雅晴完整更有才氣,而他手頭不是冇有更好的人選——擔負軍事參議官、與石原莞爾訂交深厚的板垣征四郎表示本身願以大將軍銜去屈就15軍軍長職務,隻求能去一線軍隊帶兵作戰,一樣為石原莞爾婉拒。
在亨利-梅特蘭-威爾遜大將率從伊朗敗退的第10個人軍殘部退入印度後,英國方麵敏捷對印度兵力停止了重整,團體分南、東、西北3個個人軍:
擔負主力、耐久擺設在印、緬一線的東部個人軍改組為第14個人軍,由歐文中將擔負司令官,轄第15軍(第5、7印度師、第81西非師)、第4軍(第17、20、23、26印度步兵師和第254印度坦克旅)、第33軍(第2英、第36印度步兵師),總兵力超越20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