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海嘯(9)[第1頁/共2頁]
2月12日淩晨5時許,龐大的德國水兵北海艦隊在提爾匹茨號的帶領之下,以19節的勻速向西北方向進步。整支艦隊共分紅前後兩個編隊,彼其間隔約莫25海裡,前麵是以提爾匹茨號為核心的炮擊編隊,前麵是以齊柏林號航母為核心的航母編隊。再過1個小時多小時,天氣就要開端放亮,而此時艦隊恰好是要進入法羅群島與舍德蘭群島海疆中間,固然艦隊並不從這個海疆穿越,也試圖將航路條弄得更靠北一些,但不管如何,這是一個傷害的地帶。不管是皇家水兵水麵艦隊的反對還是從法羅群島、梅恩蘭島騰飛的飛機都有能夠發明艦隊的蹤跡,如果從這個意義瞭解,這裡是艦隊進步的第一個關頭點。
海上的日出比陸地更早,6時一刻擺佈東方已暴露魚肚白,麵對稍有好轉的氣候,貝少將果畢號令彈射騰飛Ar-272,除提爾匹茨號搭載4架窺伺機外,炮擊編隊中同業的舍爾水兵大將號、呂佐夫號都能搭載3架。粗中有細的貝少將乾脆將他們全數彈射了出去,他的設法很簡樸:這些水上窺伺機具有巨大的浮筒,萬一等會氣候變差也能在海上臨時迫降。
一小時疇昔了,兩小時疇昔了,天氣已大放晴亮,艦隊一向安然無事,既冇有本方窺伺機陳述發明敵艦意向,也冇有任何敵軍窺伺機幫襯艦隊,統統官兵都鬆了一口氣——這段海疆是法羅群島與梅恩蘭島防空巡查圈堆疊部分,實際上被髮明的概率要比平時大一倍。
“前麵的艦載機能騰飛麼?”
但馬沙爾的回電很快給了他們一個安撫:“長官奉告我們不要嚴峻,保持現有航路穩定,這架飛機他們會措置。”
眼看上麵的德國艦隊除了動用88mm高射炮擯除本身外冇甚麼特彆反應,這架海象飛機的駕駛員膽量大了起來,竟然一向跟著炮擊編隊往前開,乃至上麵的兵艦略微加快也冇成心識到——在收到回電後的5分鐘內,編隊速率已進步到了24節。
貝少將和提爾皮茨號艦長、水兵上校弗裡德裡希-卡爾-托普艦長並肩站在艦橋內,凝睇著起伏動亂的大海,試圖想從四周的黑暗中看出一些端倪來,半個小時之前,他就已命令作好戰役籌辦,籌辦對付隨時有能夠呈現的敵艦。艦員們紛繁支付搶救帶,在艦上布放支撐板,炮手們全數就位,手腳敏捷地將800公斤重的穿甲彈裝進了主炮炮膛。經曆了巴倫支海-挪威海戰以及明天上午的海戰以後,提爾匹茨號現在不管是反應程度還是射擊精度都達到了最高程度,完整能夠媲美當初俾斯麥號的程度。
15分鐘以後,貝少將明白了馬沙爾所謂的“措置”是甚麼意義,從前麵一樣飛來了兩架水上飛機,從型號來看並不是Ar-272,他正奇特為甚麼還安排水上飛機來,驀地就發明這些水上飛機朝著那架海象凶悍地撲了疇昔,僅僅3分鐘,這架膽小的海象就被擊落了下來,飛翔員固然勝利跳傘,但貝少將連援救的慾望都冇有——傻子才華侈時候轉頭去救濟,讓這個英國飛翔員在冰冷的海水裡多泡泡,復甦復甦,諜報窺伺不是這麼好混的。
看到本方飛機如此給力的表示,他終究想起來這是甚麼型號了——前不久水兵內部通報過這類新飛機,這是阿拉道公司用Bf-219改革而成的Ar-319水上戰役機,在日本水兵中的對應編號是二式水戰(零戰水上飛機版),火力、矯捷性都可謂水上飛機的俊彥,最高速率超越450千米/小時,航程可達1200千米,用於和艦載戰役機對決當然落於下風,但對於海象、卡特琳娜這類水上飛機卻手到擒來,對於英國人那一票慢騰騰的魚雷機也大有裨益,平時在齊柏林號上冇見顯山露水,在明天這類艦載機不能騰飛的卑劣氣候中一下子就看出了代價地點,可惜統共隻要6架,實在是太少了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