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蒙巴薩(1)[第2頁/共3頁]
但英國人、德國人、蘇聯人能夠毫不在乎地接受這些喪失,美國卻接受不起——有經曆的兵士和軍官實在太少了。怕甚麼恰好來甚麼,美國單場戰役的傷亡從幾千上升到1萬2萬,俄然現在一口氣變成5萬。而他們現在的敵手倒是從波蘭戰役開端就享譽天下的名將——古德裡安、隆美爾、凱塞林,哪個不是響鐺鐺的人物?
1943年1月21日,肯尼亞蒙巴薩的盟軍護航批示司令部裡,盟軍非洲戰區最高長官、美國陸軍中將德懷特-戴維-艾森豪威爾滿臉笑容地聽取各方麵綜合環境的彙報。
火把行動毫無疑問是完整失利了,比客歲8月已被公以為很慘的迪耶普登岸戰役喪失大十倍都不止,固然這個結局和他的批示根基冇乾係,但仍然讓他感到非常沉痛:幾十艘兵艦、100餘架飛機、200餘艘中大型運輸艦、1萬多名水兵官兵、4萬餘陸軍軍隊、整整4個師的設備,乃至連一個德國人都冇看到就被送進了海底或成了仇敵的戰利品。當一封又一封陣亡告訴書從打字機上源源不竭出來時,他的整顆心彷彿都要碎了。
“真是些英勇的人。”艾森豪威爾歎了口氣,“船上麵有甚麼?”
皇家空軍的特德將軍固然冇像亞曆山大一樣被奪職,但遭到了倫敦毫不包涵的怒斥,迫使他不得不強打起精力來對於現在的局麵,阿斯旺方向的飛機有多少算多少,他都籌辦搜刮到汽油後向咯士穆飛去,可最後的成果很頭疼,不但飛機數量多油料少,並且飛翔間隔超越了900千米,最後那些短腿的噴火、颶風等短程戰役機隻能無法放棄——把油料讓給更需求的飛機。
“很好,很好。”他歡暢極了,“十足買下來,能夠多給一點錢。”
如果能夠挑選,艾森豪威爾現在很想把這些軍隊重新拉回美國或英國去,再不濟也要退回南非,而不是如許畏畏縮縮地躲在肯尼亞不曉得本身無能甚麼——在矯捷艦隊逮住並毀滅莫桑比克海峽空船返回的艦隊後,大師已對海上運輸不報任何但願,因為誰也不曉得該死的日本艦隊會從那裡冒出來,冇有艦隊供應的幫忙,他去那裡找充足的物質和援助來修建東非防地?他可不以為按一戰體例的戰壕發掘能夠擋住德國裝甲軍隊——更可悲的是,現在連鐵絲網和地雷都不敷!
當德軍窺伺軍隊衝進機場時,一邊是喝彩雀躍的埃及兵士,一邊是頭頂拜彆不久的英國戈壁空軍——隻剩下不到100架飛機了。(未完待續。)
這是珍珠港事情以來美國所遭受的最慘痛失利,即便震驚全美的巴丹戰役,美軍兵士傷亡也隻要1萬餘、被俘1.5萬餘(固然這些戰俘厥後多數也死了)。再加上前不久南所羅門海戰役中近2萬名水兵官兵的喪失(艦隊和瓜島守軍),短短3個月,結合艦隊竟然造本方成7萬餘人的傷亡,在貳心中彷彿已成為美國最凶暴的仇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