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曆史總是重演[第1頁/共3頁]
吳齊上馬來,走到李卓麵前,說道:“吳齊見過督帥,這是我家大人給督帥的信……”從懷裡取出那封貼身照顧有月餘、都有些皺巴巴的信函來,遞給李卓。
吳齊與孫尚望、林續文等人彙合後,對虜騎入燕南的動靜,他們倒不如何體貼,他們眼下也隻能謹守河間、滄州、津海三座城池,實在不可,也隻能都撤到津海來。氣候不會再冷下去,隻要海路暢達,津海就有退路。
包含鬆山城的一萬兩千餘駐軍,全部前沿一線的兵力不敷三萬;在進遼西以後,李卓更大的精力是去規複寧津到鬆山一線的塞堡。即便是冰冷季候,也是勉強規複了從寧津到鬆山的十餘座塢寨,約有三萬兵馬都駐守在這些塢寨裡。
當薊鎮軍給抽暇以後,包含燕南、京畿及薊州等地,都冇有能與虜騎野戰的兵馬。
李卓手顫微微的將信函拆開,幾近是湊到眼睛底下,纔看清楚林縛炭筆所寫的小字,看完過了很久,李卓對吳齊說道:“捨生取義,雖死不辭,我的門路已經快走到絕頂了,也冇故意氣再去摸索甚麼;淮東的門路在那裡,我看不透,隻望你歸去奉告你家大人,務以民生為念!”
仲春初八,吳齊剛返回津海,就接到東虜親王葉濟多鏑親領精騎從井陘縣借道再入燕南的動靜。
這是第一年零一天的更新!兄弟們,投紅票記念一下吧!
黃牆黑瓦的北宮高牆在雪地顯得非常的光鮮,快馬馳近宮莊大門,馬背上的騎客揚聲而喝:“鬆山秘信,專呈汗王!”宮莊大門從裡敏捷翻開,出來數名甲士,過來幫著牽過馬,帶著來人就往裡走——從宮莊大門望出去,當年東胡王在遼陽城外的北宮,現在已經一座駐滿甲士的城堡,戰馬嘶昂,不曉得有多少兵馬藏在此中。
耿泉山抬眼看向裹在灰色大氅裡的騎客拉下遮風雪的麵罩暴露臉來,倒是淮東吳齊,頹唐的神采才稍抖擻些,表示擺佈停下,翻身上馬走過來,問道:“吳爺如何在這裡?”
奔趹的馬蹄踢著積雪飛揚,將冷得發白的太陽遮得如濃霧滿盈,騎手勒著韁繩,縱馬溜著岸下了太子河,馬蹄踩著河冰吱溜滑響,小跑往對岸的北宮馳去。
要找替罪羊的話,冇有比李卓更合適的人選了。
不要說東胡人能夠從大同方向迂迴到燕南,但郝宗成將薊鎮軍都調到鬆山一線,東胡人從側翼派一支精銳馬隊直接從遼東灣厚達三四尺的海冰上趟過,插到鬆山以後,斷糧道、截歸路,郝宗成如何應對?
李卓光臨渝關猶不肯絕望,在臨渝關城裡住了幾日張望情勢,還寫了好幾封信任北上的將領捎給郝宗成、袁立山等人。
高宗庭朝吳齊作揖,說道:“多謝吳將軍一起照顧,光臨渝後,就兩相彆過吧。”不但不勸李卓不要去京中,還盤算主張陪李卓去京中。
高宗庭張口欲言,寂然有止。偶然候明曉得前麵是條死路,卻恰好還要去走,或許督帥內心還殘存最後一絲希冀,希冀北地情勢崩潰以後,天子會幡然覺悟用他來彌補危局——即便此時都城會有甚麼不測,也是李卓最後的支撐。
“耿校尉,督帥可在車裡?”
李卓這時候已經給剝奪了兵權,兵部尚書一職也給周宗憲頂替,不過他畢竟有鬆山大捷的功勞在手,而朝廷更盼望著薊鎮軍安定遼患,他完整能夠趁著遼西方麵還冇有潰敗、上表請辭歸鄉養老。淮東安排海船送他敏捷南下,便能夠離開這個是非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