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心如蛇蠍 - 第11章 延英
翻页 夜间

第11章 延英[第1頁/共3頁]

聽他說影響不大,顏素微微放心。剛好徐九英取了酒來,聞聲幾句兩人對話,插口道:“三娘,他此人說話不如何靠得住,你可彆被他給唬住了。”

“這件事奴包管可靠。”陳守逸笑道。

“三官通押是國朝初年之製,”陳守逸道,“元宗今後便馳名無實,重新啟用怕是不會有甚麼結果。”

“那……或許你能夠奉告我一點彆的事?”

“以你的學問,不愁遇不到識才之人,卻為何要為太妃效力?”

“這倒是,”太後微露笑意,“我也不信我能比他笨。”

這時白露用托盤入內奉茶。太後賜顏素座,又讓白露拿一盞茶給她。顏素謝過,太後才端著茶盞問:“太妃讓你過來可有甚麼事?”

雖說是臨朝稱製,然國朝數代以來,君主都隻在延英殿(注1)裁議政事,常朝反倒不再首要。如此成例倒省了太後很多費事,隻需在延英殿增設屏風數扇,便可在此奏對議政。

太後似笑非笑:“還是太妃有先見之明,早早推了這些事,現在除了天子甚麼事都不消惦記,哪像我天生繁忙命。”

得了他的包管,徐九英才放下碟子,心對勁足地入內換衣。一時候,屋裡隻剩了顏素和陳守逸兩小我。

第二件則是趙王參政一事。早在這日之前,太後便由樞密使向幾位宰輔傳達了尊賢親親的意義。雖說元宗以後對親王諸多限定,但國朝初年卻有很多親王涉政的事例。現在孤兒寡母無依無靠,任用宗親也是人間常理,再加上眾臣多與趙王熟悉,對此都冇甚麼貳言。這件事也很快有了定論。

仲春初五是太後第一次聽政的日子。

顏素嘗過陳守逸的私藏,點頭附和:“那些酒確切好,你是如何弄到的?”

這第三件事卻有些煩難。說來也不算大事,不過是邇來查出在京諸司公廨本錢有所虧空。數量並不算多,這幾年財賦尚算穩定,倒不是多大的承擔。隻在議到如何辦理諸司食利本錢、根絕弊端一事上,諸臣有所分歧。

“奴婢包管不偷食,太妃快去吧。”陳守逸安撫道。

“比方?”陳守逸挑眉。

顏素摸索著問:“現在改主張還來得及嗎?”

徐九英大怒,一掌拍在他背上:“你敢!”

太後點頭,揮手讓她退下。

顏素忙又起家,賠笑道:“太妃說,太後當初承諾,等光臨朝之日,便讓陛下搬出來……”

待她走了,太後才又笑道:“太妃剋日還好?”

太後抬手,讓她不必再說:“這我天然冇忘,已讓人去籌辦了。白露,你去問問天子那邊甚麼時候能清算好?”

固然元宗今後寺人乾與政事漸成常態,但能升上高位的終歸隻是少數。多數寺人底子打仗不到奧機密事。陳守逸很早就跟從徐九英,在此之前彷彿隻是一個低階的中人。三官通押一事,連太後尚看不出關頭,以陳守逸毫不出奇的經曆,卻一語道破天機,不能不讓她起疑。並且她感覺陳守逸比來彷彿總在成心偶然地摸索她,不知他有甚麼目標?

顏素返回,向徐九英稟報太後已承諾讓天子從她那邊搬出的事。徐九英喜不自勝,立即便要開罈好酒慶賀。

她孔殷火燎跑進閣房,又倉促忙忙跑出來,把還剩的半壇酒封好,又搶過那碟乾膾捂在懷裡:“我們早晨接著喝,你們可不準都喝光吃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