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心如蛇蠍 - 第11章 延英
翻页 夜间

第11章 延英[第1頁/共3頁]

這時白露用托盤入內奉茶。太後賜顏素座,又讓白露拿一盞茶給她。顏素謝過,太後才端著茶盞問:“太妃讓你過來可有甚麼事?”

一派以為可由諸司三官通押,有案可查,既能製止本錢散失,也減少官員魚肉百姓的機遇;另一派卻以為,共同押判之法國朝燒燬已久,早失其用,此時重新引入,徒增冗繁,且未見得有所功效,倒不如設官專知其事。兩邊各自引經據典,辯論不休。太後即使奪目,卻不體味諸司的本錢運作,一時拿不定主張。然她心知第一次召對就表示得猶疑不決,必定被他們輕視,將來恐受製肘。

得了他的包管,徐九英才放下碟子,心對勁足地入內換衣。一時候,屋裡隻剩了顏素和陳守逸兩小我。

“說得是呢,”陳守逸感喟,“奴比來常想,歸正太妃也不賞識奴婢,與其明珠蒙塵,不如另投英主算了。”

陳守逸被她打得不輕,苦笑連連:“奴不敢,奴不敢。”

“奴婢包管不偷食,太妃快去吧。”陳守逸安撫道。

第二件則是趙王參政一事。早在這日之前,太後便由樞密使向幾位宰輔傳達了尊賢親親的意義。雖說元宗以後對親王諸多限定,但國朝初年卻有很多親王涉政的事例。現在孤兒寡母無依無靠,任用宗親也是人間常理,再加上眾臣多與趙王熟悉,對此都冇甚麼貳言。這件事也很快有了定論。

正在談笑,門外小藤的聲聲響起:“太妃,太後那邊來人說陛下已包辦理伏貼,這就過來了。”

“三官通押是國朝初年之製,”陳守逸道,“元宗今後便馳名無實,重新啟用怕是不會有甚麼結果。”

“那……或許你能夠奉告我一點彆的事?”

兩人相視一笑。

“以你的學問,不愁遇不到識才之人,卻為何要為太妃效力?”

固然元宗今後寺人乾與政事漸成常態,但能升上高位的終歸隻是少數。多數寺人底子打仗不到奧機密事。陳守逸很早就跟從徐九英,在此之前彷彿隻是一個低階的中人。三官通押一事,連太後尚看不出關頭,以陳守逸毫不出奇的經曆,卻一語道破天機,不能不讓她起疑。並且她感覺陳守逸比來彷彿總在成心偶然地摸索她,不知他有甚麼目標?

“比方?”陳守逸挑眉。

陳守逸笑了笑:“這事並不是當務之急,也影響不了大局。本日特地拿出來講,我猜是有人想嚐嚐太後的深淺。太後的應對即使不是最好,也說不上有甚麼不是。趙王不也附和這體例麼?當真行不通,錯也不是太後一人的,到時另設使吏也就是了。”

“這件事奴包管可靠。”陳守逸笑道。

白露領命而去。

太後感喟:“我是稀裡胡塗,也不曉得算不算順利。”

“但是有甚麼不當?”見他神采有異,顏素忍不住問。

陳守逸點頭:“朝令夕改,更不成取。”

話雖如此說,徐九賢明顯冇拿陳守逸這話當真,鬥兩句嘴也就罷了。

趙王早就等著太後問他,慢悠悠地答覆:“長官、通判、判官三者共同押署當司本錢,不失為根絕舞弊之法。”

“那……就白被算計了?”

太後點頭,揮手讓她退下。

仲春初五是太後第一次聽政的日子。

顏素聽她這意義,對徐九英似有牢騷,忙道:“太後是能者多勞,豈是太妃能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