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延英[第2頁/共3頁]
白露領命而去。
徐九英頓時就能把兒子接回身邊,此時表情輕鬆,喝得最是痛快。陳守逸飲得未幾,卻記取不時給徐九英斟酒。顏素則苦衷重重。
顏素聽她這意義,對徐九英似有牢騷,忙道:“太後是能者多勞,豈是太妃能比的?”
“這麼小器,實在太妃的酒還冇我私藏的好呢,”陳守逸笑道,“不過再好的酒,到了太妃那邊也是豪飲一氣,倒是糟蹋了。”
“奴一貫量淺,可不敢像太妃那樣喝。”顏素淺笑答覆。
太掉隊入延英殿時,一乾人等都已恭候在內:眾臣、趙王、神策中尉及樞密使。神策中尉和樞密使各有兩人,皆屬北司。神策中尉掌兵,拱衛京畿;樞密使參掌奧妙,都是極緊急的職司。此時四人雖與南衙重臣同聚一堂,卻都伶仃坐在一旁,很有些涇渭清楚的意味。
“這麼快?”徐九英跳起來,“壞了壞了,我這一身酒氣,如何見青翟啊。小藤小蔓,快給我換衣服。對了對了,還要拿水來給我漱口。”
太後感喟:“我是稀裡胡塗,也不曉得算不算順利。”
“太妃身心康泰,冇見有甚麼煩惱。”
顏素吃了一驚:“如何會?”
這時白露用托盤入內奉茶。太後賜顏素座,又讓白露拿一盞茶給她。顏素謝過,太後才端著茶盞問:“太妃讓你過來可有甚麼事?”
待她走了,太後才又笑道:“太妃剋日還好?”
“趙王意下如何?”最後,太後不得不向一向冇開口的趙王就教。
顏素趕緊代徐九英稱謝:“太後故意了,奴代太妃謝太後恩德。”
第一件是新帝郊祀。以往新君即位,多在次年正月改元並停止親祭,以示敬祖法天之意。此次幼帝即位,雖已改元永和,卻還未行祭禮。幸虧國朝祭禮都有典章、成例可循,固然天子年幼,很多處所需公卿代行,卻並不是多繁難之事。這件事並無多少能夠爭議之處,因此停頓順利。
顏素摸索著問:“現在改主張還來得及嗎?”
“三官通押是國朝初年之製,”陳守逸道,“元宗今後便馳名無實,重新啟用怕是不會有甚麼結果。”
“這件事奴包管可靠。”陳守逸笑道。
趙王早就等著太後問他,慢悠悠地答覆:“長官、通判、判官三者共同押署當司本錢,不失為根絕舞弊之法。”
太後抬手,讓她不必再說:“這我天然冇忘,已讓人去籌辦了。白露,你去問問天子那邊甚麼時候能清算好?”
陳守逸點頭:“朝令夕改,更不成取。”
第二件則是趙王參政一事。早在這日之前,太後便由樞密使向幾位宰輔傳達了尊賢親親的意義。雖說元宗以後對親王諸多限定,但國朝初年卻有很多親王涉政的事例。現在孤兒寡母無依無靠,任用宗親也是人間常理,再加上眾臣多與趙王熟悉,對此都冇甚麼貳言。這件事也很快有了定論。
顏素忙又起家,賠笑道:“太妃說,太後當初承諾,等光臨朝之日,便讓陛下搬出來……”
她那邊支令人去拿酒,陳守逸卻抓住機遇向顏素探聽本日太後在延英殿議事的景象。
太前麵色稍霽:“我也冇希冀她幫上多大忙,照顧好天子也就是了。”停了停,她又道:“按理天子該有本身的寢殿。我讓人在太妃寢殿不遠另清算了一處,便利太妃就近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