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疑雲[第1頁/共3頁]
兩人相視一笑,不約而同道:“金齏玉膾,東南之佳味也。”
“先帝曾成心於東平王,”見太後不窮究,陳進興纔敢順暢地開口,“因擔憂東平王年青,節製不住局麵,是以默許趙王交友大臣,以便將來幫手天子。厥後的景象……先帝也始料未及。”
“想不到三娘會來拜訪我這老頭子。”陳進興擱下筆,含笑對方纔入內的年青女子道。
太後一笑,又似是不經意地問:“我記得你有個養子在為徐太妃做事?”
“真是好東西呀?”徐九英將信將疑。
顏素垂目半晌,又詰問道:“趕上徐太妃前,他都任過何職?可有過甚麼奇遇?”
陳進興賠笑道:“老奴是收養過一人,現在正奉養太妃。不過他攀附上太妃後,就與奴斷了乾係。”
陳進興當然曉得是誰,卻不敢答覆。
太後一聲嘲笑:“想不到徐太妃竟能收羅到這麼個能人。”
“竟有此事?”太後略有驚奇之色,“本朝正視孝義,不想宮中竟有如此不忠不孝之人,我倒很為你不平呢。”
雲淡天青,花木新發。輕風拂動,吹得簷下風鈴一陣叮噹作響。
太後曉得他不敢直言趙王的不是,本身先和緩了語氣:“我傳聞他和幾位宰輔乾係密切?”
“有些事想就教陳院使。”顏素客氣道。
走回徐九英寢殿的路上,陳守逸不免思忖:徐九英堅信顏素,若要指證她,得有實在的證據才行。又或者另想個彆例不知不覺的將顏素撤除?他在深思中走到徐九英殿閣門口,方要入內,忽又記起一事,折回本身房中,將架上一個密封的瓷瓶拿在手裡,纔來見徐九英。
“鬆江鱸魚膾。”
她將手上的紙卷呈上。
陳進興一哂:“中人籍貫宮中都有存檔,三娘去查下不就曉得秘聞了?”
“三娘……想探聽下陳守逸之前的事。”顏素摸索著問。
“你指的是……”太後似有所悟。
“實在另有一股權勢尚未入局,”陳進興謹慎道,“不知太後是否考慮過?”
“我不記得他任過甚麼緊急職司,”陳進興答,“我那些養子裡,他並不是最熱中向上爬的一個。當初他甘願去辦理圖籍,也不進內廷奉養。厥後傳聞他燒起徐太妃的冷灶,我還大吃一驚,感覺的確不像他做的事。彆的奇遇我就真不曉得了,他不是個喜好把設法說出來的人。”
陳守逸一手捂額,另一手舉起手中瓷瓶:“奴婢去弄了點好東西,這不一到手就拿來貢獻太妃了。”
“他?”陳進興麵色微沉,“三娘想曉得甚麼?”
“天然查過,”顏素道,“可他籍貫上寫著天水。”
陳守逸撫掌:“還是三娘識貨。”
陳守逸介麵:“霜後鱸魚,肉白如雪,間以紫花碧葉,鮮潔可觀。”
陳進興趕緊起家,惶恐道:“老奴私事,怎敢讓太後操心?”
太後彆無他話,便讓他辭職了。
說到厥後,他甚是無法地苦笑一聲。
“河北時叛時降,桀驁不馴;東南財賦之地,卻少兵卒;西北瘠薄,且有蠻夷之患;依奴膚見,還是中原諸鎮為好。”
太後畢竟老辣,很快沉著下來,點頭道:“不必。如果露了陳跡,讓他有了防備反倒不妙。我與太妃畢竟還是盟友,清查太緊也輕易引發她狐疑。你多加留意,隨時回報就是了。團黃會經常與你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