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9.14[第1頁/共3頁]
執古之道,以禦今之有。
六合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賢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道衝,而用之或不盈。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
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天然」。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
渙兮若冰之將釋﹔
善之與惡,相去如何。
無執,故無失。
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其次,親而譽之﹔
猶兮若畏四鄰﹔
殺人之眾,以哀思泣之,克服以喪禮處之。
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
萬物並作,吾以觀複。
老子:「品德經」:第十三章
老子:「品德經」:第九章
使夫智者不敢為也。
六合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平,動而愈出。
強其骨。
俗人察察,我獨悶悶。
其次,侮之。
周行而不殆,可覺得六合母。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為天下穀,常德乃足。
明白四達,能無知乎。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
混兮其若濁﹔
公乃全,全乃天,
老子:「品德經」:第十一章
太上,不知有之﹔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丁爽﹔
保此道者,不欲盈。
儽儽兮,若無所歸。
吾何故知眾甫之狀哉。以此。
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
老子:「品德經」:第十四章
老子:「品德經」:第二十九章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不善人者,善人之資。
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
信不敷焉,有不信焉。
大道廢,有仁義﹔聰明出,有大偽﹔
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
誠全而歸之。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
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天然。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希言天然。
老子:「品德經」:第十六章
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視之不見,名曰夷﹔
是以君子整天行不離輜重。
鑿戶牖覺得室,當其無,有室之用。
豫兮若冬涉川﹔
是以賢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
雖有榮觀,燕處超然。
澹兮其若海﹔
老子:「品德經」:第二十二章
老子:「品德經」:第二十五章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
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
老子:「品德經」:第六章
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
師之所處,波折生焉。
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老子:「品德經」:第二十七章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
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整天。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穀。
世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
弱其誌,
夫唯不成識,故強為之容: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不得已而用之,澹泊為上。
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思寡慾,絕學無憂。
老子:「品德經」:第二章
世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且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