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前世(十三)[第1頁/共4頁]
“我要到哪兒去,還要事前通傳你不成?”益陽長公主非常不給她臉麵,淡淡道:“你當你是哪個?”
皇家事件,鐘意一貫充耳不聞,目光一轉,卻見沈複正在火線,不知在同內侍說些甚麼。
“阿意。”沈複見她如此,心中鈍痛,下認識伸手去撫。
要曉得,聖旨明發之前,必須經中書、門下二省審議才行,統共四位宰相,竟連一個給東宮透氣的都冇有,太子在朝局勢如何,可見一斑。
……
定襄縣主不料在此見到益陽長公主,心中顧忌,屈膝施禮,口中笑道:“是我冒昧,長公主幾時入宮的?”
那聲音甜如蜜、柔如絲,纏綿委宛,隻是聽著,都叫人骨酥。
她愛過這個男人,也怨過他、恨過他,可那些怨與恨,本來都是由愛而生的。
他走疇昔,見禮道:“長公主有何叮嚀?”
鐘意已經削髮, 雖不至於斷絕父母親緣, 卻也跳脫塵凡以外,年關歸家不得,崔氏前幾日來看她, 思及這茬,冇忍住落了淚, 鐘意勸了好久,方纔止住。
“沈複莽撞,冒昧了皇後的嬌客,無顏留此叨擾,”沈複麵色淡淡,道:“先行辭職。”言罷,向內殿諸人點頭請安,回身拜彆。
鐘意入內,便見歸德縣主麵前站了位年青女郎,麵如桃李,身形豐腴,額間花黃勾畫的極其精美,華服貴飾在燈光下熠熠生輝,手中執一把孔雀羽扇,端的嬌媚。
孔穎達起家,恭賀道:“突厥已定,年穀屢登,陛下豐功偉績,遠超前聖,臣請泰山封禪,定天下民氣。”
定襄縣主前段婚姻並不快意,她長在繁華長安裡,如何能看得上阿誰突厥蠻人?
幾年前,突厥小可汗阿史那忠來降,天子便冊封韋貴妃與前夫李瑉之女為定襄縣主,與之攀親,隻是定襄縣主運道不好,冇兩年阿史那忠便歸天了了,她膝下並無後代,既守寡,便回了長安。
鐘意並不涉足朝政,朝臣們的嘴上機鋒,天然不會插嘴。
一股酸澀從心頭湧上鼻尖,鐘意倏然落下淚來。
李政站在不遠處樹下,不知看了多久,見她望過來,似笑非笑道:“好一雙薄命鴛鴦。”
在坐臣工皆是太上皇期間的舊臣,感同身受,麵露激慨之色,便是鐘意,也有所動容,齊呼萬歲,舉杯共飲。
益陽長公主削髮多年, 年夜都是獨安閒觀裡過的,想也是, 天子後代雙全,年關齊聚, 她如果入宮, 反倒傷懷, 本年有了鐘意作伴, 倒也好過些。
厥後天子即位,為避諱天子名姓,方纔改名李績。
孔穎達官居國子監祭酒,彆的還另有太子右庶子的身份,每日侍講東宮,他身側則是禦史大夫溫彥博,官兼太子左庶子,也是太子親信,鐘意入殿時,他們正在說話,她瞥了一眼,再看各自說話的幾位宰相,不免為太子歎口氣。
此為防盜章 ……
鐘意淡淡收回了視野。
李績原名徐世績,跟從李唐起兵,屢立軍功,太上皇以“戴德推功,實純臣也”,賜他李姓,附宗正屬籍,改名為李世績。
鐘意伴同世人一道起家,向帝後問安,落座不久,便見何皇後將目光投向本身,她暖和笑道:“早就想一睹居士風采,本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定襄縣主大失顏麵,笑容微隱,不似先前客氣:“清思殿選婿,求的是姻緣,長公主長年清修,怕是走錯了處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