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剝卦[第1頁/共2頁]
《序卦傳》說:“賁者飾也,致飾然後亨則儘矣。故受之以剝。”賁卦是講紋飾的,紋飾生長到極致,就要向它的背麵轉化,剝是剝落的意義,事物開端殘破了,式微了,都能夠稱為剝。坤下艮上,名山地剝。很像一山體被風雨層層剝蝕而剝落為地之象。
這剝是陰剝陽,上麵是五個陰爻,上麵一個陽爻,是一層層地往上剝,剝到隻剩下一個陽爻了。陽表示君子,陰暗示小人;陽代表大眾的好處,陰代表“小”我的好處。剝卦是陰盛陽衰,小人勢大而君子衰弱,以是倒黴於君子有所為,而應當藏器待時。
彖曰:剝,剝也,柔變剛也。倒黴有攸往,小人長也。
這個床是一個意味,安身是住,是凸起“安身”兩個字。蔑是滅冇之義。貞,是貞固、公理、正氣,也是指陽。但是小人之道是腐蝕君子之道的,但君子之道,對此彷彿不屑一顧。以是這個蔑貞當然就凶。這裡的下,指床足,即為君子之道的根底,也是人安生之基。這裡是講安身之基被剝落了。君子在這類環境下要審時度勢,順時而止,不能剛強而不知竄改,不然必凶。
象曰:剝床以辨,未有與也。
“柔變剛”,這“柔”實際上就是陰。變剛,就是說剛被柔所竄改,就是陽被陰竄改了。柔是用甚麼體例去竄改這個剛的呢?是用剝的體例去變的。可見“小人之道”用的是剝。“君子尚動靜盈虛,天行也。”“君子尚”,就是君子尊崇、推許這個天的運轉規律,這規律就是一消一長,一往一來,一盈一虛,就是反幾次複循環不已的過程。
爻辭剖析
辨,這裡指床墊,也能夠指席子。從這裡剝床以辨來看,六二指中間,就是剝到中間去了,也是從床足剝到了床板、床墊了。象辭裡講:“未有與也。”這裡指冇有人與他來往。在初六的時候能夠還冇有人看破,以是冇有提到這件事。到了六二時,小人之道已經為世人有目共睹了,引發了很多人的不滿,使很多人垂垂地冷淡他們了,這就是失道者寡助啊!
初六:剝床以足,蔑貞凶。
爻辭剖析
為甚麼六三就無咎呢?因為六三與上九是呼應的,有陽剛的君子援手,主持公道。其他的爻都冇有比應,這是它是得天獨厚的前提,因為它有外援的。以是固然它仍然被剝,但有幫手了,你再來剝它必定有點膽怯了,以是隻要主持公理的話,那小人之道也會心虛,以是這個剝無咎。“失高低也”,小人之道已經落空民氣了,再一次看出它真的臉孔了。初6、六二已經被它剝成阿誰模樣,而“小人”也落空了初6、六二的民氣了。
象曰:剝之無咎,失高低也。
爻辭剖析
象曰:君子得輿,民所載也。小人剝廬,終不成用也。
爻辭剖析
這裡到了上九,獨一的陽爻來了,隻剩下最後一陽爻了,頓時也要被剝。“碩果不食”,莫非大果子不好吃?碩果實際上是指大的福祿。小人得寵了,這當然是大的福祿了,他們不是不食呀,而是享用不起。一是不風俗,二是冇有德行,“君子得輿”,輿是車子,是大載,這個車子指公眾,君子獲得公眾的支撐。君子之道將那些小人都“魚貫而入”地收到宮裡去寵著,就是為了教養他們,以是能獲得公眾的擁戴了。“小人剝廬”,到了“剝廬”,這就是肆無顧忌到了必然程度了,也就是說不將天下鬨個底朝天就不罷休,這就是小人之道。實際上這個被剝的廬是甚麼呢?是小人之道的巢穴被剝了,君子之道的高樓還安然聳峙,還巋然不動,這是小人之道剝不動的。天下之廬,百姓之廬,君子之道之廬,是剝不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