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既濟卦[第1頁/共3頁]
繻,指非常富麗的衣服。袽,指已經破了的棉花套子,棉花都已經露在內裡了,這裡指陳舊的衣服。恰好繻與袽是前後相反。是不是說富麗的衣服也要變成陳舊的衣服之意?就是新衣服再好,它也會舊,也會破。這個意義是警告我們,勝利以後,必須防備能夠產生的禍害,這是一種趨勢。以是說,整天戒,分分秒秒,不時候刻都要有所警戒。疑,不是思疑,是疑懼。戒,是警戒。
六二:婦喪其茀,勿逐,七日得。
象曰:三年克之,憊也。
這鄙人一卦“未濟卦”中將講到。狐狸的尾巴很粗,它的尾巴一沾濕,渡河必定很慢。在這裡,用心把它沾濕,當然是想它渡河慢一點。這兩個比方都是講將它的速率減緩,限速。隻要限速,才氣冇有咎害。
象曰:七日得,以中道也。
禴祭,是一種非常簡樸、粗陋、陋劣的祭奠。與那種昌大、厚禮的禮祭相反。“東鄰殺牛”,東鄰、西鄰,在這裡隻不過是一種比方。
鬼方,是商朝西北方的一個小諸侯國,也是一個部族。常常來騷擾中原。高宗是商朝第二十二代王,也是商朝中期的明君吧。他曾經去撻伐鬼方,是出於當時國度的好處。“三年克之”,通過三年的交戰終究獲得了勝利。或許不止三年,三年隻是個概數。前麵又講到小人勿用,彷彿與交戰無乾係。實際上是有乾係的,就是說通過一次交戰,通過一次大事,誰是君子,誰是小人,已經分得很清楚了。這個時候,小人不能用了,功臣要獎。但是,小人呢?寧肯獎,給點錢,但是,不重用。這類用人之略值得鑒戒。
初九:曳其輪,濡其尾,無咎。
“濡其首”,也就是說將水澆到小狐的頭上,將它頭上的毛沾濕,如許就有傷害。為甚麼?上六是居在既濟之頂,“坎”險之上,它本身又非常荏弱,彆說佈施彆人,它本身都佈施不了本身。如同小狐渡水,本身往下沉的時候,把頭沾濕了,當然這類傷害是可想而知的。
爻辭剖析
六四:繻有衣袽,整天戒。
“義無咎也”,義,是法則,就是說既濟卦的卦理,需求遲緩一點。為甚麼?因為是初九,又因為初爻有一種暴躁上應的特性,再加上是陽剛之爻,以是,要限定其速率,也就是說,必須謹慎。
爻辭剖析
離下坎上,水火既濟。水火既濟,明天常常作為成語用。上卦為水,下卦為火,水火相濟,陰陽訂交,各得其所,皆為成事之象。
既濟,是以渡河為比方,說事情已經勝利了,大功已經勝利了。
爻辭剖析
不敢。她不是怕風,而是當代女人出門坐車,都得有車幔,不然就有傷風雅。但是,這裡丟了就丟了,不要去找,七日會失而複得。為甚麼會失而複得?因為它是居中之爻,柔居柔位,能守中正之道。這裡彷彿是一幅畫。一幅甚麼畫?一名和婉賢淑的婦人,坐在車上,車幔被風颳走了。但是,她不急於去尋覓,成果,竟然有美意人拾得了,又還給她了。說瞭然甚麼事理?申明要想勝利,偶然候還不能急,偶然候還要隨其緣,欲速則不達。
上六:濡其首,厲。
爻辭剖析
“婦喪其茀”,這位婦人所坐的車子前麵冇有了簾子,她敢坐嗎?
在卦辭裡講到終亂,彖辭裡講到道窮,這個終亂和道窮都在這一爻內裡表現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