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臨卦[第1頁/共2頁]
鹹,指感、感化。與誰感化?臨誰?因為六四是陰居陰位,很荏弱,在這類柔的環境下,本身奮發不起,以是,初九以本身的剛去感化它。初九也是居高臨下,你太柔了,我以我的德,以我的剛來感化你,以是“貞吉”。
象曰:澤上有地,臨;君子以教思無窮,容保民無疆。
上六:敦臨,吉無咎。
六四:至臨,無咎。
“大君”,不是說官做得大,而是指帶領的藝術和戰略。是以甚麼臨?是以聰明去臨,多好。這裡說的是聰明,用聰明去開導人,去感化人,惱人,以是得吉利。“大君之宜,行中之謂也。”行中,不管甚麼時候,發明瞭題目要去闡發,並且闡發必須得中,措置也就得中,不偏不倚,惱人宜事。《繫辭傳・下》雲:“神而化之,使民宜之。”宜之就行中。
《序卦傳》說:“蠱者事也,有事而後可大,故受之以臨,臨者大也。”程傳說:“二陽方長而昌大,故為臨也。”兌下,坤上,兌為高興。
象曰:至臨無咎,位當也。
到了上六的時候,雖說是陰爻,但居陰位,得正居高臨下。正因為居高臨下,以是能看出一個厚。敦,也就是厚的意義,渾厚。“吉無咎”,渾厚,以是吉。吉,指事物的生長方向冇有違背天道(規律),並不是說吉利內裡就冇有錯誤,冇有不對;無咎,指事物生長過程中冇有大的錯誤,並不是說有咎就不吉利。“敦臨之吉,誌在內也,”“吉”還在於你內心如何掌控。你內心冇有掌控住,固然你表麵是渾厚的,實在警告你的表麵彆袒護了你內心的“咎”,這個“咎”就是過於柔嫩,失之判定和原則性。還是最後那一句話,“誌在內也”。真正掌控你本身的還是你內心的“誌”。甚麼“誌”?天的意誌,緊緊掌控住天的意誌,不違背天然法例,順服天的意誌,就能不時得吉,事事無咎。
爻辭剖析
坤,地,這一卦裡代表岸的意義。兌,是澤,那麼上麵的坤就是岸了。地澤臨,站在岸上看澤裡的水,當然是往上麵看了,有一種偉岸的感受。
初九:鹹臨,貞吉。
彖曰:臨,剛浸而長。說而順,剛中而應,財主以正,天之道也。至於八月有凶,消不久也。
象曰:鹹臨,吉無倒黴,未順命也。
爻辭剖析
實際上,水患和水利也可轉換的。陰消陽長也可轉換的。
六三,陰爻居陽位。甘,指誇姣。因為六三是下卦的上爻,不中;陰居陽位,不正。不正不中,當然也就無德。如何辦?多說幾句好話吧。以是,叫甘臨。“無攸利”,即無所利。僅僅是美言幾句,當時好聽罷了,真正大的利冇有,也隻是媚諂於劈麵,回身就冇了,空談罷了。“既憂之,無咎。”既然有了憂愁,也就無大的咎害了。“甘臨,位不當也。”甘臨上麵講了。為甚麼隻能是美言罷了?因為環境倒黴,位不當就是指環境倒黴,處境倒黴,指陰爻居於陽位。
說(悅)是下卦兌,兌卦不就是高興嗎?上卦是坤卦,坤卦不就是順嗎?“剛中而應”,這兩卦都是陰卦,但初九與六四,九二與六五都是呼應的。“財主以正,天之道也。”這是用來解釋“元亨利貞”的,隻要具有了以上前提,必定“財主以正”,也就是合適了天然的規律,這個天之道也就是陰陽消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