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周易 - 第五十二章艮卦
翻页 夜间

第五十二章艮卦[第1頁/共2頁]

諸躬是諸身,身是身材上的各器官,包含眼耳鼻舌身,這些器官都接受了這些磨練,都能時止則止,時行則行。以是這裡“艮其身”就冇題目了,非論是艮到哪個部位都行,都無咎。

動與靜不恰當時,那做事就很瞭然了,也就很明智了,前程也就很光亮了。“艮其止,止其所也。”艮是講止的,艮的“止”是止其所,所,實際就是位,就是止其位。“高低敵應,不相與也。”敵應與對應是相背的,艮卦中冇有哪一爻與哪一爻呼應,不呼應就是敵應。“不相與”,“與”就是相互援助,“不相與”,就是相互得不到援助。

象曰:不拯其隨,未退聽也。

爻辭剖析

這就是止中有止,所以是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就是講你的思慮,你的思惟,你的心態,不能分開你的本位。

《序卦傳》說:“震者動也。物不成以終動,止之,故受之以艮。艮者止也。”事物的動和止是相互的,動必有止,止必有動。艮便是止,卦不名止而名艮,是因為艮除了止不測另有山之象,有安重堅固的意義。

艮:艮其背,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無咎。

爻辭剖析

象曰:艮其趾,未失正也。

六四陰居陰位,前麵講“不獲其身”,這裡是“艮其身”。為甚麼“艮其身”還無咎?九三指心態方麵的調劑,這裡的“身”則指對行動方麵的標準了。這一爻已到了這一程度,是“艮其身,止諸躬也”。

上九:敦艮,吉。

“時止則止,時行則行。”要止時必然要止,要行時也必然要行,這是由時候、機會來決定的。國度要實施一項鼎新,要按照期間的潮流,也要時行則行。我們要辦一件事,如果機會不成熟,那就要當止則止;如果機會成熟了,那就當行則行。“動靜不恰當時,其道光亮。”

象曰:艮其限,危薰心也。

六四:艮其身,無咎。

象曰: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

“艮其輔”,輔本來指牙床,這個處所是指口,說話的器官。“艮其輔”又是指言語謹慎。“言有序”,這就是講說話必須有序。這個有序以甚麼為標準呢?以中正為標準,以是說天子金口玉言,也就是君子說的話必須取信。

象曰:艮其身,止諸躬也。

六五:艮其輔,言有序,悔亡。

六二:艮其腓,不拯其隨,其心不快。

是以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無咎也。

爻辭剖析

陽爻居陰位,這個位置,說好就好,如不好就輕易冒躁。但這時是“敦艮”,敦是慎重、刻薄。止在渾厚上,以是就吉利,當然就不會冒躁,不會有過激的行動。以是象曰:“敦艮之吉,以厚終也。”這類吉利的成果是因其渾厚啊。

爻辭剖析

九三就是下一卦的上限了。“艮其限”,申明止已經到了腰部了,有所陰製,不是永久都止,在時候上有個限度,在環境上也有限度。

爻辭剖析

象曰:艮其輔,以中正也。

這個背當然是指人體的部位。“不獲其身”就冇有講到身材的其他部位。“眼耳鼻舌”,都有識的服從,都會引發一些慾望。不過背上冇有這些器官,那就無識、無知、無慾了。無慾以亂其心,此即“艮其背”;忘記本身,即不存私心,此即“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無咎。”這裡是說不管是一個宮廷也好,或是一個天井也好,走出來真的冇人嗎?不是,而是說走出來如入無人之境,旁若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