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2)[第2頁/共2頁]
辛巳,魏南荊州刺史桓叔興據所部來降。六月,丁卯,義州刺史文僧明、邊城太守田守德擁所部降魏,皆蠻酋也。魏以僧明為西豫州刺史,守德為義州刺史。
秋,七月,丁酉,以大匠卿裴邃為信武將軍,假節,督眾軍討義州,破魏義州刺史封壽於檀公峴,遂圍其城;壽請降,複取義州。魏以尚書左丞張普惠為行台,將兵救之,不及。以裴邃為豫州刺史,鎮合肥。邃欲襲壽陽,陰結壽陽民李瓜花等為內應。邃已勒兵為期日,恐魏覺之,先移魏揚州雲:“魏始於馬頭置戍,如聞複欲修白捺故城,若爾,便相侵逼,此亦須營歐陽,設交境之備。今板卒已集,唯聽信還。”揚州刺史長孫稚謀於僚佐,皆曰:“此無修白捺之意,宜以實報之。”錄事參軍楊侃曰:“白捺小城,本非形勝;邃好狡數,今集兵遣移,恐有它意。”稚大寤,曰:“錄事可亟作移報之。”侃報移曰:“彼之纂兵,想彆成心,何為妄構白捺!彆人故意,予揣測之,勿謂秦無人也。”邃得移,覺得魏人已覺,即散其兵。瓜花等以負約,遂相告密,伏法者十餘家。稚,觀之子;侃,播之子也。
魏南秦州氐反。
戊子,大赦。
魏牒雲具仁至柔然,婆羅門殊驕慢,無遜避心,責具仁禮敬;具仁不平,婆羅門乃遣大臣丘升甲等將兵二千,隨具仁迎阿那瑰。蒲月,具仁還鎮,具道其狀。阿那瑰懼,不敢進,上表請還洛陽。
辛醜,上祀明堂。
京兆王繼自以父子權位太盛,固請以司徒讓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崔光。夏,四月,庚子,以繼為太保,侍中仍舊;繼固辭,不準。壬寅,以崔光為司徒,侍中、祭酒、著作仍舊。
癸卯,琬琰殿火,延燒後宮三千間。
十一月,己亥,魏立阿那瑰為朔方公、蠕蠕,王,賜以衣服、軺車。祿恤儀衛,一如親王。時魏方強大,於洛水橋南禦道東作四館,道西立四裡:有自江南來降者處之金陵館,三年以後賜宅於歸正裡;自北夷降者處燕然館,賜宅於歸德裡;自東夷降者處扶桑館,賜宅於慕化裡;自西夷降者處崦嵫館,賜宅於慕義裡。及阿那瑰入朝,以燕然館處之。阿那瑰屢求返國,朝議異同不決,阿那瑰以金百斤賂元義,遂聽北歸。十仲春,壬子,魏敕懷朔都督簡銳騎二千護送阿那瑰達境首,觀機招納。若彼迎候,宜賜繒帛車馬禮餞而返;如不容受,聽還闕庭。其行裝資遣,付尚書量給。
庚戌,魏使假撫軍將軍邴虯討南秦叛氐。
阿那瑰之南奔也,其從父兄婆羅門帥眾數萬入討示發,破之,示發奔地豆乾,地豆乾殺之,國人推婆羅門為彌偶可社句可汗。楊鈞表稱:“柔然已立君長,恐未肯以殺兄之人郊迎其弟。輕往虛返,徒損國威。自非廣加兵眾,無以送其入北。”仲春,魏人使舊嘗奉使柔然者牒雲具仁往諭婆羅門,使迎阿那瑰。
淺顯二年辛醜,公元五二一年春,正月,辛巳,上祀南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