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都市娛樂 - 暴君的偉大 - 第二十四章 佛教大師(一)

第二十四章 佛教大師(一)[第1頁/共3頁]

開皇十三年(593年)仲春二十二日,楊廣入朝,行至陝州,又遣使送去親筆信往荊州奉迎智,稱本身“馳仰之誠與時而積”。蒲月,智覬派弟子奉書報晉王,奉上新建玉泉伽藍圖,獻上相傳是本國奉獻給梁武帝的貴重“萬春樹皮法衣”。楊廣收到禮品後即修書一封表示感激,並附一份豐富的禮單以示還報。楊廣還在朝見父皇時奏告了本身為安寧江南政局而拉攏操縱智覬的企圖,楊堅非常正視,於開皇十三年(593年)七月二十三日敕書匾額,賜智覬創辦的精舍名曰“玉泉寺”,並敬問道體。天子禦筆親題金字,對於正遭到費事的智覬大師來講,的確是龐大的恩德,這也恰是大師求之不得的。荊州總管王世積隨即“到山禮拜”,智覬的景況無疑大為竄改了。弟子為大師幫了大忙,因各有所求,已漸冷淡的師徒乾係彷彿又熱起來。

楊廣在江都設置的四道場與楊堅在長安設立的大興善寺、玄都觀交相暉映,成為天下性的宗教思惟節製的中間。楊廣曾寫詩誇耀本身在江都設立的四道場,對本身能延攬到浩繁高僧非常對勁。

於荊州法集,聽眾一千餘僧,學禪三百,州司惶虛,謂乖國式,豈可集眾,用惱官人。胡朝同雲合,暮如雨散,設有善萌,不獲增加,此乃世調無堪,不能和諧所得。

但是,也有一些高僧果斷回絕楊廣的延攬,不肯前去江都四道場“任職”。如《續高僧傳》卷一《彭城崇聖道場靖嵩傳》記曰:“隋煬昔鎮揚越,立四道場,教旨載馳,嵩終謝遣。及登紫極,又有敕征,固辭乃止。門人問其故,答曰:‘王城有限,動止嚴難,雖內道場,不如物外’”。姑蘇虎丘山名僧智琰因“道盛名高”,被楊廣召進慧日道場,後亦“以辭疾,得返舊山”。江南第一高僧的智覬雖被楊廣延屈至江都。但智覬卻也果斷回絕進入慧日道場。

施之以李,報之以桃。楊廣施此恩德,天然要圖還報,因而更加緊了對智覬的延攬。玄月旬日,楊廣致書智覬,稱“弟子還鎮非久,便願沿流仰合江都”再次聘請智覬往江都。玄月二十四日,楊廣又由京師寫信給智覬,稱“仰違已久,弛係實深”,“獻歲非遙,傾遲虔禮,暮春屆節當遣奉侯”。不日,又遣統軍魯子譽送信,書稱:“秋仲歸蕃,請夏訖沿下,在於拜覲”。開皇十四年(594年)玄月,楊廣從駕東巡於路又兩次修書存問“道體康??”。開皇十五年(595年)正月,楊廣隨楊堅祠泰山後還鎮,即於二旬日遣使奉書往迎智覬,稱“餘春未儘,必希拜覲”。楊廣的恩德和“致書累請”使智覬再也不好推讓,隨即逆流東下,“重履江淮”。

智覬大師我行我素,傲慢地回絕晉王楊廣的“累書延屈”,當然使晉王大丟麵子,但楊廣也並未激憤,表示出極高的政治素養和極大的耐煩。智覬闊彆江都而入荊湘意在擺脫晉王的節製,但終不能擺脫大隋政權的監督,闊彆晉王卻也使智覬難以獲得晉王的政治庇護。時楊堅在舊陳荊州等地設置的總管府,雖說總歸晉王節製,但實際上是直接服從於朝廷,“總管刺史加使持節”,具有很大的權力。如令狐熙為桂州總管十七州諸軍事,即有便宜處置之權,能夠朝廷名義任命刺史以下官吏,楊廣號令所達地區實際上僅限於揚越一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