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夜宴2 - 27|9.14

27|9.14[第1頁/共4頁]

1996年元月

到了東漢明帝時,有一名水土工程專家叫王景,因管理河渠有功勞,獲得天子的犒賞,禮品中竟然有一部《山海經》。而東晉大墨客陶淵明平生不為五鬥米折腰,卻佩服於《山海經》,曾一口氣寫下《讀<山海經>十三首》詩,留傳至今。此中的第一首詩就表達出他讀《山海經》後歡愉鎮靜的情感和曉得天下的結果“俯仰終宇宙,不樂複何如。”

《山海經》是知識的山,是知識的海,並以它博識、豐富的內容和獨特、高超的設想力為古往今來的人們所稱道、所歎服,因此它不但是泛博社會科學和天然科學事情者研討的首要工具,並且也是泛博讀者朋友獲得很多當代文明、汗青、風俗等知識的寶庫。此書所記的山、水、國、民族、植物、植物、礦物、藥物等,除大部分是殊異的而外,也有一部分是常見的。但是,不管其是殊異的還是常見的,都是上古汗青、地理、民風的一個側麵。以是,要體味當代的山川地理、風俗風景、奇獸怪鳥、神仙妖怪、金玉珍寶、天然礦物、神話故事,不成不讀《山海經》。並且,《山海經》也為人們體味天然知識和當代某些充滿巫神禱告的社會餬口供應了貴重的質料。特彆是《山海經》中所儲存的為人們所熟知的精衛填海、誇父追日、羿射九日、禹鯀治水、共工怒觸不周山等神話傳說,不但是以胡想的情勢反應了人與天然的衝突,更首要的是給人們以主動鼓勵;而那些如太陽每天的東昇西落、玉輪每月的圓缺盈虧、一年四時的寒暑竄改等有關天然界的記敘,不但僅是上前人要為解釋天然征象而作,更首要的是給人們以摸索的勇氣。諸如此類,真可謂有永久的魅力!

古時學者多數以為《山海經》是夏禹、伯益所作,明天看來此說純屬無稽之談。不管是從其包含萬象的內容上看,還是從各篇成書時候遲早不一上看,《山海經》非出於一時一人之手,是個人編述而成。因為《山海經》的內容非常遍及,是官方小我有力完成的,即便一個氏族部落的帶領個人也隻能編成此中的一部分。因為受古時地區、交通前提的限定,一個部落不成能體味到各地的環境。以是,隻能通過巫師口耳相傳積累,在大一統的後代將其加以清算成書。而初期巫師的職責,決定了他們文明知識的佈局,大凡天文、地理、汗青、宗教、生物、醫藥、帝王世係及嚴峻技術發明等等,無不曉得,故《山海經》的內容非常駁雜。

序言

《山海經(全文註釋譯文)》(完整保藏版)

但是,因為《山海經》既非出自一人之手,也非寫成於一時,筆墨記錄上本已疏略簡亂,再加上傳播時候長遠,以是,訛誤衍脫、增削竄改的環境很多,令人不便瀏覽,常常難以瞭解,需求做一些訂正疏浚的事情。但考慮到本書為一部提高性讀物,在於簡明,不宜停止煩瑣考據,故采納通便之法,既能保持原文麵孔,又可校訂理順筆墨,還要不必列出訂正記。這就是:凡遇訛文,即標以圓括號,前麵補上改正之字,並標以方括號,表示改正,如《南山經》鵲山條中的“其狀如穀而黑理”一句,“穀”為“榖”之訛,因而校訂為“其狀如(穀)[榖]而黑理”;凡遇衍文,即標以圓括號,表示刪除,如《南山經》最後一條中的“一璧稻米”一句,在高低當中讀不通,實為衍文,因而校訂為“(一璧稻米)”;凡遇脫文,即標以方括號,表示補充,如《南山經》柢山條中的“又東三百裡柢山”一句,“三百裡”下脫一“曰”字,因而校訂為“又東三百裡[曰]柢山”。凡作如此校訂的筆墨,都是有可靠按照的,是在接收古今學者研討服從的根本長停止的,如明人王崇慶,清人王念孫、何焯、吳任臣、汪紱、畢沅、郝懿行,古人汪紹原、袁珂等,此中尤多得益於袁珂的訂正服從。又《山海經》中每多異讀字、通假字,難識難讀,故隨文用拚音註上音,並且不避反覆,以便利明天的青年讀者。本書的註釋本著淺顯易懂的原則,製止繁征博引,力求簡明扼要,以疏浚文義為主。註釋中所據成說,首要出自晉人郭璞的《山海經傳》、清人郝懿行的《山海經箋疏》、古人袁珂的《山海經校注》。彆的,也間出己意,以發明前賢所未逮者。如遇似是而非之說,或幾種說法都可通,卻難定奪,則於註釋中列出,以供讀者辨彆擇取。如遇意義不明,又無乾證可求之處,則仍存其疑,不做臆解,以求慎重。除個彆環境外,不做反覆註釋。本書的譯文,以直譯為主,以意譯為輔,儘量製止以釋代譯。